爱尚小说网 > 大明火枪兵 > 第三十一章 贪功冒进(求收藏、求推荐)

第三十一章 贪功冒进(求收藏、求推荐)


随着大部分城市光复,黄海道已经不见倭寇一个踪影。明朝大军将收复的各地城市交付朝鲜军队后,齐聚开城,李如松准备乘着胜利之势,扩大战果。

        平壤、开城和汉城是朝鲜李氏王朝的三都。从平壤战役打响到开城等地相继光复,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这让提督李如松开始飘飘然,自以为盘踞半岛南部的倭寇不再是他的对手,决意一鼓作气攻克朝鲜王都汉城,建立不世功勋。

        自从平壤陷落后,倭寇为了避免无畏的损失,主动撤出驻扎在黄海道、忠清道和京畿北道的所有军队。集结到汉城的倭寇大军共有五万余人。计有宇喜多秀家的直属第八军团、小早川隆景的第六军团、黑田长政的第三军团、小西行长第一军团残部。倭寇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兵力集结,胆气也随之壮大,再也不肯后撤,准备与明军决一雌雄,以决定半岛的最后归属。

        李如松作战向来依靠军队的勇猛和战场临机应变的能力取胜,从来不注重情报收集分析。这种指挥习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国内作战,弊病并不明显,可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想要知道的情况。可到了朝鲜,人生地不熟,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占,再用此法,如同瞎子摸象,只能靠运气。

        因情报不准而白白劳师费力的迹象在倭寇撤退途中,已有明显表露。他按着朝鲜提供的情报,四处派遣大军攻取各个城市,可到任何一个地方,都处处扑空,弄的各支军队来回奔波疲惫不堪。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李如松到达开城后,朝鲜方面为了促成两军决战,又提供了一条虚假情报,“倭贼已退,京畿已空”。与此同时,李如松派出前敌探查倭寇虚实的家将查大寿带领五百人,于二十五日,在距汉城西部只有几里远的慕华馆,全歼做诱耳的倭国将领加藤物见率领的百余人巡逻小队,而汉城方面却对此没有任何反应。

        促使李如松攻占汉城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此时粮草已经耗尽,后续物资因朝鲜方面的拖延,迟迟不能运送前线,大军已经开始杀马为食,而汉城及其周边地域存有大批粮草。

        综合两条错误的情报信息,李如松草率的认为汉城空虚,攻占王都不费吹灰之力。为避免出现象攻打平壤胜利后,百将争功的场面,以便辽东军独占光复朝鲜王都的大功,利欲熏心的李如松决意亲率家将和五千直属亲兵进驻汉城。

        ————————————————————————————————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六日,刚刚吃过早饭,负责守卫开城南门的蓟镇枪骑兵营都指挥使钱世祯将军,来到军兵执勤地域进行例行的防御查岗。站在城门楼上,看到辽东副总兵查大寿带领三千骑兵匆忙出了城门,一路向南疾驰而去。随队的将官还有李如梅、李宁、孙守廉、祖承训等四名李家主要家将。

        守护城门,具有约束其他部队军兵随意出入的责任,没有接到任何军情战报的钱世祯对此非常不解,于是走下城门,准备盘问尚未完全走出城门的辽东骑兵的去向以及使命。

        刚刚下到城门,尚未来得及询问辽东军出城缘由,钱世祯又远远看到提督李如松亲率两千亲卫骑兵从城内赶了过来,旁边还有杨元、张世爵两位辽东大军主将。

        钱世祯只得停止盘问辽东军的去向,让开道路站到一边,向主帅行礼问候:“提督大人,今日是否有重要军情?”

        李如松因平壤战役之事,很是厌恶这个南蛮子,等到战马走出很远,才冷冷说道:“城内没有粮草,本提督亲率军兵外出打粮,你协助王必迪好好守城,不得擅自行动。”说完打马扬鞭,绝尘而去。

        热脸贴到冷屁股,钱世祯拍打掉沾染衣服上的扬尘,嘱咐守门军卒几句,悻悻返回军营。

        因为大军粮草缺乏,驻扎城内的军卒,每天都要派出一些,分赴野外搜寻被当地百姓隐匿起来的粮食,补充军用。但这些受累的苦活计都是那些旁系军卒去做,从没用这些辽东骑兵主力中的主力代劳,而且辽东大军的所有将领倾巢出动。李如松这番敷衍,鬼才相信。

        李如松带领自己的五千直属精锐和所有辽东将领,出了开城,渡过临津江,与大军前锋李如柏率领的六千辽东骑兵在坡州城汇合。

        第二天派遣查大寿带领三千人,作为前导,奉命向汉城方向进军。

        朝鲜王国,虽然经济不是很发达,但其为了便于出使大明朝的官员往来方便,在沿途道路上,每隔几十里甚至十几里,就建有一个奢华的驿馆。从汉城到坡州城相距百里左右,就建有慕华馆、碧蹄馆、高阳馆、马山馆、东坡馆等大小五个驿馆。

        虽然李如松判断汉城倭寇防御力量非常薄弱,或者已经放弃汉城后退到更远的地方。但是为了万无一失,给自己留条退路,还是下意识的在沿途每个驿馆都留驻一些兵马。

        命令杨元带领三千军兵坐镇坡州城以作后援,在通往汉城沿途的东坡馆、马山馆各留驻一千军兵以作接应,自己带领三千军兵和所有将领在查大寿前出以后,随后跟进,以作机动应援。

        二十五日那天巡逻队外出遇敌,倭寇统帅部就判断明军主力要对汉城发起进攻。为了隐藏实力,他们站在高处眼看着查大寿在距离城墙只有两三里的距离将这队士兵全歼,并放任五百多明军骑兵从容离去。目的就是麻痹对手,准备在明军进军途中来个突然袭击,和明军主力决一死战。

        二十七日黎明时分,李如松率军向汉城方向运动。驻扎在汉城的倭寇也调兵遣将,几乎同时行动。查大寿带兵进入距离汉城只有五十余里的高阳驿馆,迎面遇上前来搜索探查明军动向的倭寇先导加藤光泰所率的五百余人。

        双方展开战斗,明军斩首100余级,残余倭寇败退。查大受连续两次获得胜利,被冲晕了头脑,认为敌人不堪一战。将这一错误判断派人通知李如松后,查大受率领3000军兵追着败退的倭寇,直扑王京汉城。

        倭寇前锋大将立花宗茂率领本部三千余人汇合败退下来的加藤光泰残部,迎面与前来追击的查大寿三千骑兵在距汉城北部不远的弥勒禅院附近相遇。两军展开激烈拼杀。由于明军皆为骑兵,作为步兵的倭寇无法抵挡,立花宗茂只好退到禅院附近的小丸山,利用险要地势据守待援。

        上午十时左右,倭寇第三军军团长黑田长政率领6000余人赶到战场,从侧翼迂回包围。经过一番艰苦厮杀,查大寿率领三千兵马,撤退到碧蹄馆固守待援。


  (https://www.23xsww.net/book/1/1263/290818.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