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大明火枪兵 > 第三十三章 折翼碧蹄馆(二)

第三十三章 折翼碧蹄馆(二)


(求收藏、求推荐)

        ——————————————————————————————

        枪炮声、喊杀声随着这一千大明援军的到来而暂时沉寂。双方士卒的尸体以及残肢断臂遍布战场各处,形态各异,死状凄惨。鲜血混合融化的雪水四外流淌,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气,就连盘旋在天空中的秃鹫也被这种凶煞之气所震慑,不敢落下来啄食尸肉。

        完全被硝烟迷雾笼罩的战场偶尔传出尚未完全失去生命的士卒和战马的哀嚎,声音凄厉,如同遭受阎王折磨的地狱鬼魂。本来有些和煦的春风吹到这里,也变得阴冷森森凝固不动。

        将士努力拼杀之时连自己的性命都顾不上想,当然就更不在乎环境的变化。可一停顿下来,勇敢的心绪顿时被战场的惨状所感染,胆怯怕死象瘟疫一样开始在双方士卒当中迅速传播蔓延,作为领兵将领的人也不例外。

        辽东军的几名大将都想利用这短暂的停顿,冲出倭寇的包围,寻找一条生路。可都了解李如松的脾气,谁也不敢开口。于是将求助的目光传递到李如柏和李如梅这两个提督大人的孪生兄弟身上,想通过这二人说出众人的想法。

        李如柏本来就存了突围的心思,刚才要不是那一千援军到来,他就会领着本部军马独自寻求生路。受到重将官的鼓励,逃命的心思更加强烈,于是靠近哥哥李如松,说道:“现在是好机会,赶紧下令突围吧!”

        面对这种被动局面,最想撤退的就是李如松本人。但战场经验告诉他,这绝不是退兵之时。己方士卒疲乏,战马脱力,倭寇一上午也没闲着,半斤对八两,谁都不好受;此时不但是士卒之间的较力,更是将领之间心理较量,面对李如松不断加入进来的小股部队,倭寇一直存有明朝大军随后就到的疑虑,所以不敢倾尽全力歼灭这队明军精锐。

        此时如果撤退,倭寇首领就能迅速判断出明军大队人马并不存在,就会全力追赶掩杀。而此时明军分布通往汉城的各个驿馆和城镇,无法迅速集结,有被随后赶到的倭寇分而歼之、一口口吃掉的危险。

        另一个不容许他撤退的原因,就是从碧蹄馆往北都是陡峭山区,如果倭寇趁势向北推进,骑兵在山区摆不开阵势,将没有回旋驰骋的余地,不能发挥骑兵优势,只有被动挨打的份,那样就会被倭寇一直压缩回临津江以北地区,原先所取得的战果就会损失大半,甚至开城、汉城都可能因为此战失利而被倭寇一鼓作气夺回,这可不是他所能担负的责任。

        明军作战有个明显的缺陷,就是一处战败,整个战线完全垮塌。到时候,四万大军就会迅速溃退。到那时,即使辽东军精锐得以保存,朝廷也不会放过自己。精锐消耗净尽,可以招募,命没了,就什么机会都失去了。

        只有挺到倭寇不敢全力追击的时候才能撤退。即使因此拼光了辽东骑兵精锐也在所不惜,哪怕老爷子李成梁在此,也一样要命令其冲往敌阵送死,更别说这些亲兄弟和好哥们。

        同时他从众将领的表情中已经读到了怯战的情绪。这种情绪如同病毒一样非常顽固,只要沾染,就无法根除。唯一避免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在恐惧完全占据人的主导思想以前,继续战斗,用敌人的鲜血和生命洗刷掉,并将他反送给敌人。此时撤退,这帮军卒和将领即使活下来,也算废了。

        对利弊敏锐做出权衡判断,李如松从哪个角度考虑,也不能撤退。于是用狠厉的目光紧紧盯视二弟李如柏,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怯战逃跑者,斩!”

        ————————————————————————————————

        倭寇整顿好兵马,看到来了这一千人马以后,明军后方再也没了动静,又准备继续进攻,可这时候,驻守马山驿馆的一千明军赶到。

        对明军的这种添油战术,倭寇首领大惑不解,这明显不符合兵法。作战如同吃饭,要让人吃的少,就要一口喂饱,后续才没有胃口。否则,一点一点的赛牙缝,有多少东西都能吃下。同时,有经验的将领都知道骑兵最好的作战单位,就是以千人为基数组队,既不显得兵力单薄,又不至于因人马多而摆不开阵势,同时便于指挥。

        根据明军这两点互相矛盾的用兵策略,加上这支精锐明军有突围的机会却没后撤,倭寇主要首脑得出错误的判断:这些明军精锐是诱饵,目的是拖住倭军,从而为明军主力迂回包围拖延时间。于是倭寇决定彻底停止进攻,将兵力布置在通往汉城的几个险要地域,静观明军动态。

        看到倭寇作战方针做出调整,李如松确认自己的疑兵之计开始奏效,命令明军徐徐撤往高阳驿馆。

        倭寇尚武,对战争的名誉比对自己的生命还要珍惜。虽然倭寇统帅部命令部队做出防御姿态,可最初进攻明军失利的立花宗茂却不不甘心在自己的军旅生涯中写下失败的字眼,于是会同同样吃了败仗的井上景贞率领各自军兵随后掩杀。

        李如松怕自己的军队不战而退引起倭寇的怀疑,率领辽东将领和精锐亲兵返回战场与追击的井上景贞和立花宗茂部混战起来。激战中李如松的战马突然被倭寇火绳枪打死。

        附近的倭寇看到明军主将落马,不肯放过这个天载难逢的好机会,一窝蜂的涌上来,想将李如松人头砍下。在这生死关头,李如松的家将李有升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主子,步行与倭寇混战在一起,不久就被乱刃分尸。

        刚刚脱离险境的李如松惊魂未定,又被倭寇一员金甲大将瞄上,杀的李如松败退连连,甚至连手中的战刀也被倭将用枪挑飞,就在此时,远处的李如梅手起弓响,一箭将倭将射杀。

        已经回撤的其他倭寇看到立花宗茂和井上景贞两军占了便宜,也准备回师掩杀,就在此时,辽东军最后一支援军在大将杨元率领下到达战场。

        杨元这支骑兵配有一个虎蹲炮营,到达战场后,架起火炮就向倭寇轰击。听到炮声,倭寇将领更加确认明军主力已经到达,于是前军统帅小早川隆景下令全军后撤。

        李如松在杨元的掩护下也徐徐撤入惠阴山区。至此,碧蹄馆遭遇战落下帷幕。


  (https://www.23xsww.net/book/1/1263/290822.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