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落叶一首诗 > 听雨

听雨


人们喜欢听雨。

        为什么?

        我不知道,但我想,听雨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听;一是可听。听,就是听的人有听的条件。这条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有这个外在的境遇,也就是有这个外在环境,这环境必合于心。这环境如祗树给孤独园一般宁静。也就是说,听雨的人,处在一种闲适,一种身心俱悦的环境之中。二是内在的心境,即这个人,这个人具有一颗听雨的心。不是这个人,不入这个门;不是听雨的人,自然不会来听这个雨。

        可听,也包括两方面,一是有雨可听(这个不必解释);一是这雨是可听之雨。雨有可听不可听之分,我们所说的听雨,大多是听可听之雨。是在一个宁静的夜,听那淅淅沥沥的雨,这雨,大多是春雨,夏雨。秋雨和冬雨比较凄凉,大雨、暴雨也不可听,因为那里面缺少诗意,也缺少宁静。

        听雨,一般是听夜雨,或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

        敷座而坐,尘事俱寂,吾心亦寂,心内心外,皆已伏羽。而帘外那一阵又一阵的微微细雨,如生命般真实;而心内心外,那一阵又一阵如手指般的细微,让我们开始去触摸我们极想感知的这世界的底蕴……。

        人为什么喜欢听雨?

        除了上面两个条件外,听雨的表现状态也非常重要。

        听雨必得是听雨的人在宁静的环境中,使自己内心宁静。这样的人有一颗敏锐感察庞大宇宙细微的心,他是在用心触摸,想察知大自然的底蕴和邃远,他就是这样一种人。帘外之雨,使我们感知到了雨,感知到了它在这样的心境环境中呈现的状态,使我们摈弃了它的一切外在的有形身相,使它成了非身相,也就是使这雨,成了不具体的雨,使它成了一种大自然诗意化的表象,是我们思想中对宇宙永恒的渴望。

        帘外的雨,也让我们感知了自身,感知了我们自身的存在,感知了我们自身在宁静中的消溶。与大自然的溶合,使我们这已脱离了大自然的肉体凡胎,又重新溶汇到大自然之中,真正地溶入了大自然,从而汇入了大自然。汇入大自然或许是我们——来自大自然的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一种归一,是一种回归,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大自然。

        听雨,是听我们自己,是在听我们自己的心,是在听一种时间的流逝而体现的恒久。

        我们人类所追求的内心与外界的宁静、和谐、天人合一,在这一时刻,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我们来自于尘土,我们又复归于尘土;我们来自于母体,又复归于母体。

        听,听那细细沙沙的下雨声,听着那一声两声檐溜滴落的滴落,我们对人生,对大自然的认知,从未达到过这么的帖切,这么的深入,我们的思想在这雨声中消溶了,溶入了这一片亲切的雨声之中,成了它的一部分,而整个世界便已开始消溶,一切便都不复存在!

        2010-5-5

        注:祗树给孤独园,佛主释迦牟尼在舍卫国说法的讲堂,是一个花园。


  (https://www.23xsww.net/book/13571/13571949/31304285.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