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宋朝那些事儿 > 第十八章 君临天下遇冷箭

第十八章 君临天下遇冷箭


赵匡胤在众人的前呼后拥下走进后周皇宫,径直来到“崇元殿”。卍.卍卍

        这日申时(至晡),即是差不多下午三点的时候,原后周的官员们66续续来到“崇元殿”中,自觉按官位依次排定,在殿里肃穆而立。

        要是就这么当上皇帝,似乎还有点儿欠妥,须得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不是?否则落下个乱臣贼子的骂名多不好呀。

        便在这紧要关头,翰林学士承旨陶谷从百官队列中缓缓走出,只见他从容地从衣袖之中抽出一张黄纸,正是后周恭帝的禅位诏书。

        这下才是什么都不缺了,那就开始吧。

        宣徽使恭恭敬敬地引着赵匡胤走到台阶北面,高声宣道:“吾皇在上,群臣跪拜!”

        赵匡胤面向群臣而立,但见文武官员伏地叩,高呼:“吾皇万岁!外岁!万万岁!”

        群臣跪拜已毕,仍是跪地不敢起。

        宣徽使搀扶着赵匡胤走上台阶,为他穿上衮衣,戴上黄冕。群臣再次拜贺。

        赵匡胤朗声道:“众卿平身!”

        群臣这才敢站起身来。 ap;   

        也许,对于赵匡胤来说,这简直像一场梦幻。就在四天前,自己还在台阶下面跪着,浑身颤抖,还在为身家性命恐惧。转眼之间,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一国之君,高高在上,一掌天下人的生死大权,这样的变化,怎能不使人如梦如幻?

        赵匡胤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很快进入皇帝的角色。

        事实就是这样的,当一个人“不在其位”的时候,他是不敢想象自己能如何如何的?或则知道自己想也是白想;但一旦“上了其位”,心态就会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会想自己原来可以这样这样啊。其间,有个东西在左右着,那便是——权力!

        赵匡胤如今“君临天下”,大权在握,便要施展自己的拳脚了。

        先,他要履行自己的诺言,善待“主上,太后”。于是,他奉周恭帝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让他们住进西宫。.同时善待后周官员,仍以范质、王溥、魏仁浦为相。

        其次,定国号为“宋”。原因在于他曾被后周世宗柴荣封为归德节度使,归德也叫“宋州”,大约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并改年号为“建隆”。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到“宋朝”,当然,应该称为“北宋”,不过,这是后话。

        回顾整个“陈桥兵变”的经过,导演是谁,编剧是谁,助演是谁,跑龙套的是谁,我们都无从下定论,我们唯一能确认的是主角是谁。

        主角如今已登上皇帝宝座,他三四十岁,他要开始他的治国之路了。

        建隆元年(公元96o年)正月初五,赵匡胤开朝议事,颁布诏令,大赦天下,同时宣布自己的人事任命。

        任石守信为侍卫司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任慕容延钊为殿前都点检;任赵普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值得一提的是,到这个时候,赵普才从赵匡胤的幕僚成为真正的国家官员。

        直接提升赵光义(即赵匡义,为避赵匡胤名讳,故改名)为禁军殿前都虞候。须知,原来的赵匡义不过是内殿祗候、供奉官都知,而且仅仅是柴荣看在赵匡胤的面子上安排的。此时的赵光义也可说“扶摇直上”,“直登青云”了。这也为“宋朝第一大悬案”埋下了导火索。

        跟着,赵匡胤开始建立外交关系,派遣使者出使四周郡国,公布“大宋王朝”的建立。

        根据《宋史》总结起来,赵匡胤建立起宋朝,先做了很多顺应民心的事。比如哪里有火灾水灾什么的,便大力赈灾。还制定和健全了一些法令。

        总之,赵匡胤治理国家虽然不久,但整个大宋眼下处在一个“升平”状态,可喜可贺。

        这一日,赵匡胤坐在御辇里,在官员和侍卫的簇拥下,缓缓行进在开封城的街道上。今天,皇上的兴致挺高,他要巡视京城一番。

        一路看下来,城中百姓的生活过得挺不错,随行官员们自不免歌功颂德一番。

        队伍行进到“大溪桥”上,官员们仍在兴致勃勃地议论着,突然,一支冷箭射了过来。

        谁也不知道冷箭是从哪里射来的。

        变起肘腋,侍卫们登时惊慌不已,拔刀的拔刀,吆喝的吆喝,分向各个方向张望。随行的官员们自然而然靠近御辇,也不知道他们是要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皇上,还是要找掩护。

        赵匡胤站起身来,抬脚下了车,大声道:“慌些什么?”随即拉开胸前衣襟,冷笑道:“教他射,教他射!”

        众人见皇上面临险境仍是泰然自若,即感且佩,顿时安静下来。

        赵匡胤在车辇前站了一会儿,见再无动静,这才重登御辇,队伍继续前进。走过大半个京城,再没生类似事件。

        回到皇宫,赵匡胤对冷箭一事心有思虑。他身经百战,见过的流血、尸骸岂在少数?区区一支冷箭,自是吓不倒他。他在想的是,为何有人会反对我?是我哪里做错了么?

        就在这天的申时,赵匡胤派去潞州的使者回来了,使者反馈的消息令他极度不安。

        夜里,赵匡胤躺在御床上,睡至半夜,只觉床前有人来来回回地走动,不由得猛然惊醒,坐起身来,才知自己是在做梦。

        他坐在床沿上,伸袖擦去额上的冷汗,自言自语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赵匡胤要行动了。


  (https://www.23xsww.net/book/25/25656/10237534.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