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最后的唐人 > 第三章 晋阳武备学堂

第三章 晋阳武备学堂


据说这种拦截弩在150米的范围内,可以射穿大象的头骨,威力丝毫不弱于步枪。而李存勖所打造的这支A货,虽然没有那么大的威力,但射飞一只公鸡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嗯,最初的样品真的就射飞了一只公鸡,打猎可以但打仗就差的太远了,所以他才交给匠作营不断的改进,为了增大威力弓箭作坊里的工匠们,甚至不惜在弩架上的关键部位,加装上了韧性极大的软钢,用以承受弩弦的张力。

  这种类似于后世的弹簧钢,在这个时代就已经有了,只是碍于工序繁杂,所以产量极为的稀少。于是他们主动找到冶铁作坊的工匠,提出事成之后把奖金拿出来大家平分。

  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事实证明勇“匠”也是可以有的,冶铁作坊的工匠们,被巨额奖金刺激的嗷嗷直叫,仅用了三个月便优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使拦截弩的量产成为了可能。

  有了材料上的突破,很快的弓箭作坊就拿出了符合李存勖要求的样品。“不错、不错,这次的东西我很满意,回头照着这支弩先做三百张...”,“嘭嘭嘭...”。

  李存勖这边正在勉励着弓箭作坊的掌班,那边李存孝就将拦截弩抄了起来,学着他刚才的样子,把桌上剩余的九支弩箭一口气全部射了出去。

  那种枪托抵住肩窝的感觉舒服极了,比起如今晋军装备的单兵弩来,这个东西的射击稳定性简直有了质的飞升,而且弩上面的“望山”做的也极为精巧,与枪托配合起来,堪称“百步之内人畜不留,两百步内神鬼见愁”。

  最关键的是....“额滴个神,五息之内九矢!”,李落落再也无法矜持了,对于这种威力大、射速快、距离远、精度高的硬弩,作为已经日渐成熟的军队统帅,他深知这东西如果装备到军中,那么士卒的战力将会成倍的得到提升。

  “老大,你过来一下”,就在李落落惊讶于拦截弩的出色表现时,李存勖将他叫到了一旁,低声的说道:“这个东西暂时先不要对外声张,我打算目前只给晋阳武备学堂的学员们配发下去,其他的各军暂时先不要安排了吧”。

  他口中的“晋阳武备学堂”是上次梁晋大战之后,由李存勖提议设立的,招收的多为老“鸦儿军”的遗孤,或是河东各地学堂中的佼佼者,人数暂定为五百,恰好是一个“都”最基本的人数。

  按照他最初的想法,是想将这个学堂开在定州,这样一来离得晋阳远一些不那么引人注目。另外一个原因嘛,也好在未来给谦大爷的父亲赵百灵老爷子,保留一个入学的名额,免得老爷子还没入学,学校就解散了。

  因为定州在后世还有个名字叫做“保定”,只可惜如今的定州,是在刘仁恭的地盘上,也让李存勖的一番“苦心”化作了东流水,所以他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干掉刘仁恭,再成立一个“保定武备学堂”。

  不过眼下说这些还为之过早,其实李存勖真正的目的,就是想在原有的晋军之外,重新打造一支“新军”。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除了他脑子里那些千奇百怪的后世经验,想要得以发挥。另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李存勖对于晋军的军纪,已经越来越无法容忍了。

  早几年他还想着能说服老爹整顿军队,但让李存孝一番“开道”后,他也明白了军中的关系盘根错节,像他这种毛孩子轻易触碰的话,下场就只有一个“死”字。

  无奈之下,他只能先将此事搁置在一边,但搁置并不等于放弃。随着李落落在丹水河边阵斩李罕之,其在军中的地位算是彻底稳固了下来,晋军所有高层也认可了这位年轻的统帅。

  同时这也让李存勖看到了希望,经过兄弟二人多次的恳谈,一致认为目前整个的“大环境”就是如此,军纪败坏的不止河东一家,况且晋军的积习已经年深日久,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如果想要彻底整顿军纪,只能另起炉灶,培养一批新鲜的“血液”充实到军中,对晋军来上一次大换血,唯有如此才能打造出一支百战百胜的百姓子弟兵。

  于是由李存勖出面,趁着河东各地纷纷兴建义学的当口,以解决军属入学的名义,提议创办了“晋阳武备学堂”,并提名由大哥李落落担任校长。

  至于李存勖为何自己不干,原因无他,只是多少的有些干之不祥的感觉,而李大郎的命硬应该问题不大。况且他真正的目标,是学堂里的主抓思想教育的学监,也算是向他那个时空的先贤致敬了。

  对于儿子的这个提议,李克用自然是满心欢喜的答应了下来,他虽然没有太多的政治头脑,但这种给世子培养嫡系的事情,他那里会看不出来,所以他不仅不会反对,还让张承业专门从内库中划拨了一笔款子,作为学堂的开办费用。

  张承业接到通知也是相当的支持,当天就把钱款划拨了出去。不过有人支持自然也就有人反对了,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四将军李克宁。

  作为晋军系统的后勤大总管,募兵筹饷一直都是李克宁权限范围内的事情,而李氏兄弟的这一手,明显就是在挖四叔的墙角,因此李克宁在得到消息后,当即便跑到大哥这里“要说法”来了。

  “老四,大郎和亚子那根本就不是在招兵,学堂里的不都是些娃娃嘛,你自己去看看,要是你找来的都是那样子的娃娃兵,看我拿不拿鞭子抽你”,李克用轻描淡写的说道。

  “话不能这么说啊,大哥,那武备学堂的章程里可是写明了学制三年,出来后已进入军队便是队正。天下哪有这个道理,一天战场没上,读了三年书轻轻松松的一个‘队正’就到手了,这让那些身经百战的士卒怎么想,又怎会服气,要真那样的话,军队是要出乱子的啊!”。

  李克宁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完全是出于对河东大局的关心,当然其中掺杂了一些自己的小心思,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他听说在武备学堂里,专门有一科叫做“后勤”,好像就是专门做些管理大军辎重粮草的工作。

  这分明就是要往自己的地盘里掺沙子嘛,这个什么学堂,如今掌握在李家兄弟的手中,学员岂不就成了河东版的天子门生?将来没事还好,一有事就直接“告老师”,这个换谁也受不了啊!

  “老四,你想多啦。那些个娃娃一进军中就当队正,那又如何?人家个个可都是读过书的,肚子是装的都是墨水,我看到时那个杀胚敢不服,不服背一篇论语来听听”。老李把身子向后靠到椅背上,悠然自得的说道。


  (https://www.23xsww.net/book/26652/26652507/38860513.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