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神话明朝 > 第73章 倒打一耙

第73章 倒打一耙


一声令下,守卫服从。.ㄟ.

        他们冲向卫龙,刚想动手绑住,却被一声惨叫打断。

        “哇……,痛死我也!”王振捂着被册子削中的鼻梁,惨叫不已。

        俗话说,变生肘腋,猝不及防。

        无论如何,王振也没想到,卫龙居然以五禽戏的熊握手法,把册子当作暗器扔给自己,以至于削中了鼻梁,害自己在百官面前丢脸出丑。

        是可忍,孰不可忍!

        扑通!

        王振跪倒于地,向朱元璋提出请求:“陛下,榜胆大包天,无视君威,冒犯龙颜,理当杀无赦!”

        杀无赦?呵呵……

        朱元璋莫名一笑,遥遥指向册子,淡淡地说:“把册子递给朕,其他人退下,稍后一并清算。”

        身为奴才,王振不敢抗旨,慢吞吞地检测册子,确定册子没有夹带,也没有毒素,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呈给主子。

        朱元璋翻开扉页,终于见到正版的卫氏论句读,终于见到全新的九个句读,终于见到书中列举的范例。

        “食、色,性也。”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一目了然,再无歧义!

        而且,句读的符号小于文字,立于一隅,不影响文字的排版,不影响文义的表达,不影响眼睛的视线,不影响思维的反应,反而极大地增强了理解,赋予更强的语感,便是三岁小童也能瞬间领会!

        这不是鬼画符,这是文以载道,这中伟大的明!

        朕之明国,崛起有望,反攻元国,就在明天!哈哈……

        出身贫苦的农户,贵为一国之君,朱元璋的阅历无比丰富,瞬间洞察新式句读的巨大价值。ap;

        朱元璋勉力摁下翻滚的情绪,低声呼唤身后的女儿:“雨儿,你过来。”

        朱雨铃迅滑步,站在朱元璋的一侧,拿起册子一看,嘴角绽开醉人的微笑:“父皇,这本册子的价值,已经过了六品黄河水!”

        “不。它们同样重要,几乎不分轩轾。”

        “哦?怎么说?”

        “六品黄河水用于洗魂,以争夺更多的清国天才,显得无比重要,乃是灭亡清国的倚仗;新式句读用于启民智,事关修士的教育与培养,事关修士的多与寡,乃是反攻元国的根本。”

        朱雨铃恍然大悟,频频点头:“父皇英明!”

        “这也多亏了雨儿啊!错非雨儿紧急汇报了六品黄河水,劝阻了朕的雷霆震怒,只怕新科榜早就人头落地了。”

        朱雨铃吐出长长的一口气,嘟起嘴唇,嗔怪地问:“父皇现在不杀卫龙了?”

        这一问,带着深刻的私心。

        “呵呵……”朱元璋不肯许诺。

        朱雨铃不依不饶,嗲嗲地撒娇:“父皇……”

        “如此良机,岂可错过?雨儿少安毋躁,片刻见分晓。”朱元璋换上殷切的口吻,低沉地训导,“雨儿,学会帝王心术和驭下之术,才能在清国崛起,从而反哺明国本土。想必雨儿也很清楚,雨字和铃字与生俱来,极其不俗,切不可让朕失望了。”

        这就是朱元璋的言传身教了。

        朱雨铃不再多问,闷闷地踱回原位,继续推演清国之行的前后,继续牵挂卫龙的安全。ap;

        皇帝与公主的对话,在镇国神器和氏璧的屏蔽下悄然进行,奉天殿的任何一位修士都没听到。

        呼!

        一本薄薄的册子,无风自动,凭空升起,跃离龙座,滑过空间,在静谧的殿堂中,传来清晰的风声。

        叭嗒!

        疾飞的册子,陡然一滞,掉在蔡儒的脚跟处。

        与此同时,传来朱元璋声色俱厉的喝斥:“蔡儒,你胆大包天,攀诬榜,犯下欺君之罪!朕准你自辩,倘若说不出所以然,定斩不饶!”

        这是怎么回事?居然奇峰突起?

        文武百官、世家豪门、兵士太監,无不感到惊讶。

        他们满脸错愕,目光瞧向地上的册子,都想知道其中的内容。

        只有当事者蔡儒,镇之以静,似乎早有预料,一点也不慌张,一点也不紧张。

        蔡儒慢慢地弯下腰来,慢慢地捡起册子,慢慢地翻开浏览,慢慢地扔回地上,慢慢地掏出第三本册子,慢慢地走向王振,慢慢地说:“老朽拜见王公公。”

        王振一眨眼,急匆匆地说:“皇上等着回话呢!”

        蔡儒慢慢地递上册子:“劳驾王公公呈交陛下御览。”

        片刻后,朱元璋翻开册子,还没看两眼,就彻底傻眼了。

        呼!

        地上的那本册子,无风自动,急飞翔,落在朱元璋的掌中。

        朱元璋翻开两本册子,瞪大眼睛,认真比对,终于确定内容一模一样。

        除了书名与署名之外,几乎一字不差。

        这一本写着卫氏,那一本写着蔡氏,到底哪一本才是正版?到底是卫氏剽窃了蔡氏,还是蔡氏抄袭了卫氏?

        “陛下,这就是老朽的自辩。两本册子,内容一致,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朕要你说得具体点。”

        蔡儒慢慢地酝酿情绪,慢慢地组织词汇,慢慢地说出长篇大论。

        “老朽忝为蔡氏的大长老,有感于族中晚辈的识字艰苦;老朽忝为守藏室的执事,有感于民间学子的疾苦;老朽忝为明国的一员子民,有感于修士的明理痛苦,这才立下宏愿,决定彻底解决读书和识字的理解之难。”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钻研,经过苦思冥想的煎熬与等待,这才明了九个新式的句读。”

        “本来,老朽打算再精研一段时间,等到尽善尽美时,再向守藏室报备,再来刊印行;没想到,不知咋地,竟然被卫氏偷偷地抄袭了。而且,还是原封不动地抄袭。”

        “老朽完全有理由相信,必然是卫氏的管家卫暖,在守藏室行窃,偷走了老朽的一份样稿,拿回卫家,迅抄袭,并且大量刊印,广为派送,这才有了卫氏论句读的印本。”

        “殊不知,老朽多手准备,早就誊写了许多样稿,以备不时之需,以防意外之患。”

        “果然,老朽等到了今天这一遭。”

        “由此可见,卫氏手段通天,居心险恶,万万不可饶恕。”

        “请陛下主持公道,维护文道,不可让抄袭者横行霸道。”

        “否则,老朽定然敬香禀报,将明国的事体,将奉天殿的一幕,完整地向道祖呈告。”

        蔡儒不仅倒打一耙,还拉出伟大的道祖,借势而为,悍然逼宫。

        听完蔡儒一席话,众人面面相觑,集体失声,只觉得今天的早朝一波三折,十分诡异,不知该如何应对。

        那一边,卫龙率先向陛下提交证据,好像信心十足;这一边,蔡儒言之凿凿,有条有理,似乎真相在握。

        一时间,无从分辨,不知真假,就连朱元璋也紧紧地皱起了眉头,感到非常困扰。

        卫龙目光一扫,将众人的情状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他轻轻地抚着百宝囊,默默地想着徐慧娘的一番话,静静地等着朱元璋的裁决。

        朱元璋无从判断,只好问计:“国师,你怎么看?”

        刘伯温坐在绣墩上,微微摇头,沉默不语。

        很显然,人心之诈,难以明辨,在缺少证据的情况下,就连刘伯温也是无计可施。

        突然,众人听到殿堂中传来老迈的腔调:“陛下,能否让老臣看一眼册子?”

        卫龙抬眼一看,正是神医李时珍。

        朱元璋见是李时珍开口,神色不由一缓,温和地问:“册子中的内容,暂时不便公开,神医为何想看?”

        “老臣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想看看书中的内容是否与之相合。或许,老臣可以解开眼前的困扰。”

        隐秘?

        还有什么隐秘是朕不知道的?

        朱元璋莫名一笑,问道:“什么隐秘?”

        李时珍端坐于绣墩上,嘴巴一张一合,说出无声无息的四个字,暗中传音给朱元璋。

        除了朱元璋,没有人知道李时珍说了哪四个字。

        -=o-o=-

        多谢书友“龙哮霸天”打赏!!!


  (https://www.23xsww.net/book/29/29714/11153813.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