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古城秀月 > 第三十一节 年前年后

第三十一节 年前年后


 : : : :  这夜里,在梁家院子里面,梁太奶奶坐在石床上,命梁润昌也和其他人家一样,在自家院子里点上了一堆荒草火,将家里人的所有人的被子枕头一个个从火上掠过去。

         : : : :  李秀月急急忙忙地去撩家里人的这些被子枕头。

         : : : :  梁通保的消息虽然没有,但是梁通保的被子枕头,李秀月年年给他燎着,为他燎百病呢!

         : : : :  四奶奶家也是一样的忙乱,笑声满院子。

         : : : :  人小身轻的玉静玉海笑着跑着,从火堆上跳过来跳过去。

         : : : :  四妈把两个儿子,也再火上绕一绕。

         : : : :  杏花把自己的宝贝小儿子,也从火上绕过来,绕过的。

        酷匠网(正2版r¤首#发8

         : : : :  彩花把自己的两个女孩儿也从火上绕过来绕过去。

         : : : :  其实也不是这一家,龙泉县城里城外,包括哪些山沟沟里面的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据说这样可以燎孩子的百病。

         : : : :  城里城外,家里家外,院子里大坡上,都是欢笑的人们,他们都在为新的一年的祝福,——其实谁也不知道新的一年,能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但是此时此地所有的人们,就是求一个字:福!

         : : : :  过了十八,彩花和女婿带着两个娃娃回去了。

         : : : :  ……

         : : : :  年过完了,龙又要抬头了。

         : : : :  陕北有句俗话“肥正月瘦二月,半死拉活三四月!”

         : : : :  也就是说,正月里面为了过年,吃尽了好的——肉类白面等等肥腻的食物;过了二月,过年的东西还有一点,但是不多了,有些人家已经没有了,便没有好吃喝了,到三四月,过年的东西没有了,又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了,更得饿肚子了,有许多贫苦人家已经外出逃荒去要饭了。

         : : : :  梁家虽不至于如此,却也让李秀月为难起来了。

         : : : :  一进二月,便早晚多半是吃的让人两眼冒金花的“醋糊糊”就咸菜。稻黍饭、钱钱饭已是少见的了,更没有了干的(如窝头之类的)。

         : : : :  磨下的白面杂面剩了没几斤,舍不得吃——都给通保留着来。

         : : : :  要知道,陕北地处苦寒,又处黄土高原,此时有没有什么塑料大棚,因此上,杂粮种的多,种麦子很艰难,一年只能种春小麦,所以人们一年四季的粮食,几乎都是杂粮,白细面很少,大米根本没有。而且所有的白细面,都是在冬天,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而其他的日子里,只有谁过生日,家里办大事,才能吃上白面——里面其实也掺杂粮着呢。所以,梁家老人们给自己十分贵器的孙子留白面,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 : :  也不知道当年梁家被流放到这里来的时候,他们的日子是怎么过的,苦啊!福建那温暖湿润的鱼米之乡,被送到这里——没有任何与大米有关系的食物,冬天能冻掉鼻子,几乎天天在零下十几度,满山上的冬天,全是黄黄的枯草的,看不到一根绿草,这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呢?不过这日子里面,又能看见当地的老百姓,反穿着羊皮,在山上,在烽火台旁边,放着羊群。那些流放的人们吗,也一定学的跟他们一样,反穿着羊皮,在这大山里面过日月。

         : : : :  记得有个什么——“陕北七笔勾”——万里遨游,百日山河无尽头,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四月柳絮稠,山花无锦绣,狂风阵起哪辨昏与昼,因此上把万紫千红一笔勾。

         : : : :  窑洞茅屋,省去砖木措上土,夏日晒难透,阴雨更肯漏,土块砌墙头,油灯壁上流,掩藏臭气马屎与牛溲,因此上把雕梁画栋一笔勾。

         : : : :  没面皮裘,四季常穿不肯丢,沙葛不需求,褐衫耐久留,裤腿宽而厚,破烂亦将就,毡片遮体被褥全没有,因此上把绫罗绸缎一笔勾。

         : : : :  客到久留,奶子熬茶敬一瓯,面饼葱汤醋,锅盔蒜盐韭,牛蹄与羊首,连毛吞入口,风卷残云吃尽方撒手,因此上把山珍海味一笔勾。

         : : : :  堪叹儒流,一领蓝衫便罢休,才入了黉门,文章便丢手,匾额挂门楼,不向长安走,飘风浪荡荣华坐享够,因此上把金榜题名一笔勾。

         : : : :  可笑女流,鬓发蓬松灰满头,腥膻乎乎口,面皮赛铁锈,黑漆钢叉手,驴蹄宽而厚,云雨巫山哪辨秋波流,因此上把粉黛佳人一笔勾。

         : : : :  塞外荒丘,土鞑回番族类稠,形容如猪狗,性心似马牛,嘻嘻推个球,哈哈拍会手,圣人传道此处偏遗漏,因此上把礼义廉耻一笔勾。

         : : : :  呵呵呵,说的有些过头,但是也确实有那么个意思在里面。

         : : : :  要知道那梁家的祖上看到那会儿的陕北的时候,心里一定是这么想的!

         : : : :  但是时代是前进的,陕北也不是老那样,而且被流放的陕北的各朝官员太多了,把这里的许多生活习惯也改变了不少。

         : : : :  就说陕北的厕所,在土鞑回番族时期,一定是四野,就可以上厕所。那些地方的女孩子的裙子底下,就是厕所,因为那些民族的人们四处漂流,连个灶火也是走哪在哪里临时搭一个就算了,谁好好去修个厕所?他们的住处的外面,四处就是他们的厕所!

         : : : :  但是陕北后来的厕所很有特色,原来笔者也不觉得怎么特别,但是笔者走了许多地方,厕所都不一样,也都跟陕北的厕所都相差太远了。

         : : : :  但是那一年到到了江苏界首一带去玩,突然发现,与陕北相隔几万里的界首的厕所,竟然跟陕北着龙泉县城里的老式厕所一模一样!

         : : : :  里面是一个缸,前面是一块石头挡着,石头两边各有一个台子,一根粗木棍搭在那两个台子上,也就是在那快石头上了,人们就坐住那上面,解手。就连界首的公共厕所也不但是那样的,而且大了很多很多!并排可是坐七八个人,好可笑的……

         : : : :  看看这厕所,想想陕北的厕所,我分析了很久,觉得这个厕所的模样,应该是从江苏这边的人带过去的!也许就是那些流放的官员们带过去的呢!

         : : : :  哈哈哈,呵呵呵,又说的远了。

         : : : :  李秀月思念着他的丈夫,许多年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https://www.23xsww.net/book/35/35970/13428997.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