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古城秀月 > 第198节 奶奶泪别

第198节 奶奶泪别


以至于很多人看见了这位梁家大奶奶,都过来跟她打招呼:“大娘”,“大妈”,“大婶”,叫成了一片!

        一时间这里一片的欢声笑语。

        看见奶奶如此的受欢迎,梁玉海笑了。

        梁玉海跟众人告辞。

        梁玉海再一次给父亲安顿:“过了年,你们就往外走吧!敌人一定会来的!你们早些行动吧!”

        梁通保说:“嗯,我知道了,你就放心吧!家里一切有我们呢!”

        梁玉海又过来拉住大奶奶的手:“奶奶,我走了!”

        大奶奶笑了,摸摸他的脸,拉拉他的手,笑着说:“你走吧!不要回头!好好地去吧!早些回来看我们!”

        梁玉海答应着走了。

        梁玉海和王有智他们牵着战马,沿着大坡上去了,他们要从东门坡下去,才能上马赶路。

        他们走了,大奶奶看不见了梁玉海的身影,顿时坐在街墙墙台阶上,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

        四奶奶劝说了好一会儿,大奶奶才止住了眼泪。

        因为此时还是腊月天气,寒风料峭。

        李秀月把他们都劝了回来。

        更‘新最快f上酷^匠网

        而那个丑丑的大女儿,一直跟着她的爷爷,把自己的父亲送到了东门坡底下的公路上,梁玉海带着他的通讯员,一起策马走了。

        梁通保拉着大孙女的手,回到了自己的家里来了。

        ……

        梁玉海他们一行二人,策马赶路,一天的路程,就到了自己的三营在佳县驻地上盐湾。。

        梁玉海把家里人送的东西,送到了炊事班。然后系上围裙,跟那些大厨师一起亲自动手,给大家做年夜饭。

        酱莴笋炒肉丝,酱黄瓜炒肉丝,肉炖干豆角,肉炖南瓜干,绿黑豆豆芽调酸萝卜,然后分到各个连,加上部队自己准备的年糕,自己酿的黄酒,得到每个战士的心欢喜,都在纷纷议论说,这个菜是梁教导员做的,好吃极了,……

        他们的年过的也是有滋有味的。

        ……

        但是在他们过年的同时,部队的紧张的军事训练。

        说起军事训练,就要说那个梁玉海参加的延安骑兵旅的紧急军事训练:虽然仅仅三个月,就使得刚刚成立的骑兵旅面貌一新,而且每一个人的军事才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到了1946年5月1日,中共中央根据全面内战即将爆发的形势,发出《关于练兵问题的指示》,指出:“各地必须抓紧练兵工作”,“练兵内容:军事上练三大技术,练守城,练夜战”。各解放区军民积极响应号召,利用战斗间隙,进行各种战术、技术训练,有效提高了野战和攻坚能力。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反动集团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群众性的练兵运动被迫中止。

        1946年12月24日,中央军委再次发出《关于练兵和训练干部的指示》,要求“在每一个战役或战斗结束后,干部战士应本着团结与互助互学的精神,从指挥上、战术上、技术上、各兵种协同上、各部门工作配合上,进行检查和总结”。

        全军各部队遵照这一指示,采取群众评议和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面的经验总结。

        这一方法后来发展为战前在阵地上召开“诸葛亮会”,研究敌情,研究打法,成为人民解放军军事民主的重要内容之一。

        ……

        而梁玉海自己本人的军事训练一天也没有敢松懈,因为他要带一大批的战士。

        每天坚持的的长跑,一天也没有宽松下来。就是在司令部开会的这天,也不忘记在这里长跑。

        跑步,越野,端枪,基本的军人礼仪,样样不能松懈。

        而他们自己参加的佳县茅谷川战役,就成了他们自己做军事训练的战例。

        而作为教导员,梁玉海根据军委的指示,帮助自己的营的每一个干部战士,从指挥上、战术上、技术上、各兵种协同上、各部门工作配合上,进行检查和总结。从战场布局,到每一个战士的单兵教练,都成了个很重要的内容。

        从营长教导员到部队每一个战士,每一个人的军事训练都是非常严格的。

        其实此时说也不敢松懈的原因,因为大家知道,只有军事训练跟上了,战争来了,自己才能适应!才能跟上,也才能保证自己本人的生命安全。

        当然,这个训练的很很苦的,在寒冷的雪地里,爬冰卧雪,在寒冷的北风里奔跑,在空旷的雪地里打靶!全副武装越野……

        而他们的伙食,其实都是杂粮,天天的黑豆钱钱汤,今日梁教导员带回来的咸菜,就是最好的菜!尤其是在这滴水成冰的冬季!

        ……

        其实1946年和1947年的的年初,陕北的年成不是很好的,陕北有很多人家吃不饱。

        而梁家看似生活好一些,其实也是紧紧巴巴的,只是因为过年,极力做的精致一些罢了。

        而给梁玉海的东西,那可是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了。

        可是他们在梁玉海的面前,从来不显示家里已经什么也没有了!

        那位田冬丽心里明白爷爷奶奶和公公婆婆的意思,也就不说什么。

        家人的一切意思,就是不要梁玉海担心家里的一切!好好去做自己的事情!

        ……

        到了腊月二十三了,李秀月早早地蒸好了祭灶的花花,很好看的。另外又有祭灶的灶糖。红红的醉枣,几样肉菜,几样素菜。

        到了二十三这天的晚上,大奶奶也跟往年一样,洗了手,洗了脸,收拾的干干净净的,然后带着自己的儿子儿媳,重孙孙,重孙女,在自己家的灶王爷前面,灶王爷那个牌位是用红纸写的,前面就是那个祭灶的花花,花花前面放下了香炉,点上的香点上了红红的蜡烛。

        然后大奶奶自己跪在灶王爷的的祭台前面,要娃娃们磕头。

        娃娃们小,觉得很好玩,磕着头,笑着,打闹着。

        而大奶奶在这里很虔诚地念着灶王经……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https://www.23xsww.net/book/35/35970/13429448.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