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穿越之福星高照 > 73.淑妃的下场

73.淑妃的下场


只要购买过6o%的章节就可以即时显示,  否则请耐心等待三小时  热热闹闹的日子总是过的格外快,青青感觉刚才吃完汤圆没几天,  正月就过去了。这天一早,  王氏刚整治了早饭,徐鸿文就来了。

        徐鸿翼忙把他让进来,知道他这么早过来肯定没吃饭,  又叫王氏添了碗筷。徐鸿文不急着吃饭,先喝了两口水喘匀了气,这才说:“我们村有一个姓尚的卖现成的玫瑰田,  我赶紧来和你们说声。”

        话音一落,众人眼睛一亮。原本想着玫瑰扦插需得秋后才最好,  如今过了季节,  正愁着买了田现种玫瑰的话也不知养不养的活,  却不想遇到这样便宜的好事。

        徐鸿飞兴奋地给徐鸿文盛了碗汤:“鸿文哥,你给我们说说,怎么有人会舍得卖现成的玫瑰田,再几个月就开花了可不少进项呢。再者,他家的田怎么样?”

        徐鸿文忙给他们详细说了一回:“我们村有个姓尚的,他家专门种玫瑰,  用的都是上好的肥地,且连年施肥养地,  开出的花来也比旁人家好。去年秋儿,  他家又扦插了新的花苗,  说选的重瓣玫瑰,  开出的花来瓣多瓣厚又十分艳丽、且花型也大、香气浓郁。原本他家也舍不得卖的,只是他家只有一独子,在县城开了个铺子,不知怎么的瞧中了一家小姐,死活让他爹娘去求亲。那县城里的小姐可是好娶的?人家说了,若是姑娘嫁了,可不到村里来住,需尚家在县城买个三进的宅子才行。”

        徐婆子正在吃包子,闻言一口呛了进去,好悬没噎死,咳咳的直翻白眼。青青坐在她身后,用尽浑身力气往徐婆子后背一撞,徐婆子的腹部正好磕在炕桌上,那口包子登时就咳出来了。

        青青虚抹了一把汗,紧张地拍了拍胸口:“祖母,您一把年纪咋还能被包子噎着,要是真有个好歹的,别人不笑话你几辈子没吃过包子。”

        徐婆子正揉着肚子哎呦的叫呢,听青青这话不禁为自己辩白:“我这不是听到娶个媳妇还得在县城买大宅子给吓住了嘛。”

        青青趴徐婆子肩膀上,侧着小脸瞅她:“又不是你儿子,你怕啥?”

        徐婆子看了眼小儿子,冷哼了一声:“他要能相中个值三进宅子的姑娘也行。”

        徐鸿飞一缩脖子,捧着碗就要溜出去,徐婆子喝住他:“你上哪儿去?我和你说,等你们回县城时候我就跟你们一起去,村里的姑娘相不中我就去县城给你找,我就不信今年给你娶不上媳妇。”

        徐鸿飞虚弱地朝徐婆子一笑:“娘,我哥家小,住不开。”

        宁氏刚给徐婆子新换了一碗粥来,闻言朝小叔一笑:“没事,我正想着重新租一个大些的宅子。你二哥八月份就要去考秋闱,需给他备个安静的小院备考;三堂哥一家到县城帮忙,也得给准备出几间屋子来。我年轻经历的少,这事那事的怕想的不周全,娘去了正好教教我。”

        徐婆子听了心里那个畅快,满意地看着宁氏点头,心里十分自得:你看咱娶这媳妇,长的又好又会说话,还是府城回来的,还不要三进的宅子,多好!

        徐鸿翼眼看着这话儿被亲娘带偏了八百里,偏重要的事没问,连忙问徐鸿文:“三十亩玫瑰田,尚家要卖多少银子?”

        徐鸿文咽了口汤,忙说:“昨儿我听了就去问了,要三百五十两银子。”

        徐鸿飞闻言忙问宁氏:“前年回的本钱嫂子没取,如今还在账上,去年赚的钱又留下了三百两,如今铺子有八百两银子。如今又要买地又要开铺子又要租县里房子的,这银子要怎么使?”

        宁氏道:“你带四百两银子跟大堂哥去瞧瞧去,多带些有备无患。镇上的铺子价格比县里便宜一半还多,索性买下来一间,二百两银子也尽够了,剩下二百两放在账上预备着零碎的开销和工钱使。县里的房子你们不用操心,我用私房置办了就是。”

        徐婆子看着宁氏乐的合不拢嘴:娶了个有钱的媳妇可真好!

        吃了饭,徐鸿翼、徐鸿飞和徐鸿文三个就去南茶村看地,王氏收拾了碗筷打浩哥回房读书,见屋里没旁人,王氏忙上炕掀徐婆子衣裳:“娘掀起衣裳我瞅瞅,我看刚才磕那一下可不轻。

        宁氏刚放下屋里的棉布帘子,就听到王氏倒吸一口气,连忙快步过去看,只见徐婆子腹部青青紫紫了一大片,不禁瞪了青青一眼:“一点没个轻重,你祖母噎着了难道我们不会拍?你怎么那么使劲撞你祖母?”

        青青委屈地缩在一边,用小手轻轻地揉着徐婆子的肚皮:“人家吓坏了嘛,就想让祖母赶紧把包子吐出来。”

        “没事,没事,不要说她,她年龄小难免不知轻重,但好歹救了我不是。”徐婆子躺在炕上,被小孙女的小手一揉,心里十分满足,原本有十分疼痛,如今似乎也只剩三分了。

        见婆母说没有大碍,两个儿媳妇也放了心,王氏陪着徐婆子说话,宁氏在一边拿了几根绳子教朱朱打络子。

        徐婆子看着宁氏纤纤细手三下两下就编出一根好看的络子,不禁啧啧称赞:“编的怪好看的,这是配汗巾子的?就是你用颜色略深了些,你使着有些老成。”

        宁氏笑道:“给娘编的,我瞧见娘新做的几条汗巾子,就想着打几条络子配。”

        徐婆子咧嘴笑道:“我看着也像是给我的。”又扭头和王氏说:“这城里头的人就是讲究,以前咱家那汗巾子哪有络子使啊,都直接打个结了事。”

        王氏一边吃橘子一边笑道:“可不是,我以前只会做衣裳,这些都不精通,还是弟妹教了我才晓得。”一边说着一边又剥了个橘子吃。

        徐婆子看着王氏一会儿一个橘子一会一个橘子,转眼间面前就堆了一堆的橘子皮,有些诧异:“吃这么多橘子不酸?”

        “不觉得酸,爽口着呢。”说着掰开两瓣塞徐婆子嘴里,“娘尝尝。”

        徐婆子正嘀咕我昨儿吃还酸呢,就被王氏塞了一嘴的橘子,刚咬了两口就酸的龇牙咧嘴的咽下去:“酸死老娘了,老大一点也不会买东西,看买这橘子多难吃。”话音刚落,徐老娘和想起什么似的,蹭的一下从坐了起来,瞪着眼睛看着王氏:“老大媳妇,你不会是有了吧?”

        王氏刚要往嘴里送橘子的手顿住了,一脸不敢置信。

        徐婆子喜滋滋的看了看王氏,“肯定是,往常你可不爱吃酸。”说着从身后拿了个大枕头给王氏垫着,又让朱朱去叫浩哥请李郎中来瞧。

        宁氏看着王氏脸上的喜意,心里多少有些羡慕,脸上难免带出几分失魂落魄来,手里打络子的手也顿住了。忽然一只小手轻轻的覆在宁氏的手上,宁氏一抬头,青青甜美的小脸正看着她:“娘,你肚子里也会有小弟弟的。”

        青青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说,但她就看不得宁氏不开心。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福气,如果有,那就分给母亲一些,让她多给自己生几个弟弟妹妹。

        宁氏看着女儿认真的小脸,心里的郁结之情便不由地消散了,把青青搂在怀里,轻轻地亲了亲她的小脸蛋:“娘的好乖乖。”

        说话间,浩哥已经请了村里的李郎中来了。乡里乡亲的也没那么些讲究,李郎中叫王氏把手搁炕桌上,李郎中将中指按在王氏关脉部位,食指按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尺脉部位,三个手指呈弓形,指头平齐,只感觉似乎有一个个的小珠子快的从无名指、中指和食指经过,又告了罪问了王氏行经情况,看了看她的舌苔,这才起身向一脸期待之色的徐婆子报喜:“恭喜老嫂子了,大郎媳妇这是喜脉。”

        “哎呦喂!”徐婆子不禁拍着巴掌大笑,顺手把宁氏怀里的青青抱了起来,在她软嫩的小脸上吧唧亲了一口:“我的好孙女呦!”

        李郎中:……???

        王氏:……?!!

        青青:……不关我的事!!!

        抱着青青,徐婆子对青青有来历的事信了几分,坚定的认为王氏怀的就是青青画的那个胖娃娃。

        “快,李郎中,麻烦你给我家老二媳妇也把个脉,青青也给她画了一个胖娃娃呢!”徐婆子指着宁氏对李郎中说。

        虽不明白孩子画的娃娃和她娘怀孕有啥关系,但李郎中还是给宁氏把了脉。半晌过后,略有些惊讶地说:“虽然摸着有些浅,确实也是喜脉无疑!”

        “哎呦!我的好孙女哦!”徐婆子又吧唧亲了青青一口。

        李郎中:徐大嫂什么毛病这是?媳妇怀孕亲孙女?

        青青无力地挣扎着:……和我真的没关系啊!

        李郎中心里觉得奇怪,嘴里就问了。徐婆子大喜之下,嘴就把不住门了,青青捂她嘴都没捂住:“我和你说,我这孙女比送子观音还灵。她在县里头,人家没孩子的抱了抱她,回去就怀了身子;这回家来,青青给她娘和她大伯娘每人画了个胖娃娃,每天还叫她们都抱上一会儿,这才一个多月的功夫,两个都怀上了,你说准不准?”

        李郎中诧异地看着青青,不敢置信:这小娃娃还有这本事?

        青青无语地靠在徐婆子怀里:……我说都是巧合你信吗?

        两天后,徐婆子和徐鸿达、宁氏、青青一家趁着天还未明就仓皇地离开了沣水村直奔县城,青青愤怒地握着小拳头:“祖母,你再和别人瞎说我就不理你了。”

        徐婆子心虚地瞄了瞄孙女才穿了一个月就有些开线的新衣裳,努力挤出一个讨好的笑:“我就那么一说……”

        青青:“祖母!”

        徐婆子连忙举手告饶:“好好好,再不说了,再不说了。”

        青青捂着脸地倒在徐鸿达怀里,声音带着哭腔:“人家再不回来了,太吓人了!”

        小剧场:

        青青:我这是什么技能?谁抱谁怀孕?

        卡卡:那个……你不是都说了凑巧了嘛?

        青青:可这也太凑巧了!

        卡卡:要不你去问问送子观音?

        送子观音:咦,这技能不喜欢吗?要不改成瞪谁谁怀孕?

        青青:……

        俩人正说着话,一位年轻貌美、风姿绰绰的女人撩起门帘:“相公,你回来了。”

        徐鸿达看到妻子宁氏,连忙快步走过去:“我还怕你歇晌没起来,没敢进里屋去。”

        宁氏闻言不禁娇嗔的瞪了他一眼:“我又不是青青那个小懒猪。”

        “哪有这么当爹妈的!”清脆的声音传来,随即一个小小的身影揉着眼睛走了出来:“说人家小懒猪,有我这么可爱的小懒猪吗?”

        “臭美。”徐鸿达故意糗她一句,心里却满心喜悦。自己这个小女儿最是古灵精怪,别的婴孩六七个月学话的时候,都是先会说娘,偏她只会拍着自己青青青青的叫,宁氏索性给她起了小名叫青青。为了听着是姐妹俩,徐鸿达给大妞也起了个朱朱的小名。

        起初大妞对朱朱这个名也没什么概念,反而听大妞这个名字习惯些。又是这个青青,刚一岁就满嘴的话,还知道好赖了,天天说满村的大妞二妞,不如朱朱、青青听着美。大妞听得多了就上了心,不许旁人再叫她大妞。“我叫朱朱!”她总是这么郑重的自我介绍。

        朱朱上前去拉住妹妹的手,认真的说:“爹买了果子,姐姐带你洗了手去吃。”

        “好!”青青抬头看着喜欢装大人的朱朱,笑眯眯的点头:“闻着是枣泥味,定是县学旁那家朱记点心铺做的枣泥山药糕。”

        “哎呦这个小鼻子,可真是没谁了。”徐鸿达抚掌一笑,“快洗手吃去吧。”又转头和宁氏说:“快进腊月了,县学也放了假,一会我去铺子里,和鸿飞一起归拢归拢归拢账本,今年咱早些家去。”

        当初宁氏想开个胭脂铺子,一家人合计了几日,又打了徐鸿飞到县城去打探了一番,才定了下来。宁氏拿出来五百两银子当本钱,租了个两层铺面,精心的拾掇了一番,挂上了“瑰馥坊”的牌匾。平日里,徐鸿飞白天带着个小伙计开门做生意,晚上就在铺子里睡。宁氏在县学不远处租了个小院,以便照顾徐鸿达吃住。

        村里头,徐婆子雇了几个人收拾了自家田头的旧房子,又找了十几个相熟的品性好的妇人,蒸出玫瑰香露来,再按那十来样普通的方子做出胭脂来,盛在定制的小瓷瓶里。至于那几样难得的,都是宁氏自己在县里拿了村里送来的玫瑰花露继续加工,加了些滋补药物,十分难得。

        听徐鸿达说要去胭脂铺,青青顾不上吃了两口的点心:“爹,我也要去。”

        “多大的孩子就总喜欢往铺子里跑。罢了,今天就带你去,你三叔见了你去准高兴。”青青就像身带财运似的,每回她一到铺子,生意都格外好。那三两一盒的胭脂多半都是青青在的时候卖出去的,徐鸿飞一见青青就叫她小财神。

        看着自家闺女一脸得意洋洋的样子,徐鸿达忍不住笑了一回,又问还在啃点心的大闺女:“朱朱也去罢。”

        “我不去,娘和了面,我在家看娘烙饼。”朱朱当初跟着青青一直喝宁氏的奶,一年功夫就窜了一个头高,胃口也开了。如今更是对旁的都不感兴趣,每天就喜欢守着宁氏看她做菜做点心,小小年纪就一副想把宁氏的厨艺都学去的架势。徐鸿达见朱朱不想出门,便抱着青青去了铺子里。

        瑰馥坊里,徐鸿飞正扒拉着算盘。这胭脂铺了开了也有一年了,生意只能算普普通通。徐家一家子都是平民百姓,本钱也不算特别多,开的胭脂铺子在正经商人眼里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县里有权有势的或是有钱的大部分认那些老店,而县里的穷人多半买不起他家的胭脂。只有一些富庶的小户人家,买过他家胭脂,方知又好用又便宜,时常来光顾。

        徐鸿达抱着青青,撩起了店里的帘子,店里的小伙子忙迎上来:“二爷来了。”

        ----------------------------------------------------------

        “咦,这是家什么店?”一位年约二十出头的美妇撩起马车的帘子,一眼看到了一个红色牌匾,上书三个金色大字‘瑰馥坊’。”

        一旁服侍的丫鬟听了忙让车夫停了下,跳下车去到店里瞧了两眼,又拿了一瓶胭脂回来给那美妇瞧:“三少奶奶,这是家胭脂店。”

        听说是卖胭脂的店,这三少奶奶先去了三分兴致:“这穷乡僻野的有什么好胭脂,送回去吧。”

        那丫鬟笑道:“若是旁的胭脂我就不拿了,奶奶您瞧瞧这玫瑰香膏,是不是有点像朱尚书家大奶奶刘氏常用的那个?”

        听到这话,那美妇有了兴趣,拿过来细细瞧了一番,又轻轻的闻了闻:“我闻着倒像。听说朱大奶奶的父亲在这吉州曾任过知州和知府,刘氏随着父亲也在这呆了好些年。她当时定下亲事回京城时,还带着吉州口音呢。”

        丫鬟桃枝笑道:“奶奶一说我想起来了。许是朱大奶奶用的胭脂方子就是从这玫城县得的呢,奶奶不妨去店里瞧瞧,有好些样式呢。”说着伺候着她下了车。

        那妇人姓曹,父亲乃是大理寺少卿。曹氏刚及笄便和户部侍郎李家的三少爷李明鉴订了亲,过了一年就出嫁了。李家原是这玫城县人,每年都安排家人回乡,一是为了祭祖,二是照看下族人。今年就是李明鉴奉父亲之命,携妻回乡。曹氏从小在京城长大,从来也没出过远门,如今又是寒冬时节到这玫城县来,既没有花瞧又没有水看,只能偶尔出来闲逛下,以排解无聊之意。

        进了腊月,店里也没什么客人,徐鸿飞一直溜在门口盯着呢,见一辆豪华马车上下来一主一仆,忙笑着打帘子将客人迎进来。

        曹氏刚一进店来,只闻不大的店里充满了淡淡的玫瑰香。这边徐鸿飞刚请客人坐下,那边就有一个粉雕玉琢的女童领着一个伙计端着一碗茶过来。

        “奶奶,您喝茶。”青青露出了一个可爱的笑容。桃枝见状忍不住拿帕子掩嘴笑道:“这么小个人儿说话倒利索。”

        曹氏成亲三年至今没有生育,如今见这聪明伶俐的女童,自然爱不释手,将她抱在怀里,细细地问她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喜欢吃什么。

        青青认真的答:“我叫青青,过了年就三岁了,喜欢吃枣泥山药糕和玫瑰酥。”又指着茶碗说:“您喝茶,我估摸着您肯定进来,特意看着伙计泡的,用的是我娘自制的玫瑰花。”

        曹氏闻言将青青放下,拿起茶盏轻轻掀开盖子,一朵娇艳的玫瑰花在雪白的茶盏里盛开,散出阵阵花香。曹氏素来不在外面喝茶用饭,嫌器具饭食之类的不干净。可今日实在喜欢这女童,又爱这茶盏里盛开的玫瑰,忍不住抿了一口,只觉满口生香。

        “有趣!”曹氏拿帕子拭了拭嘴角,低头看着青青说:“你娘倒是个雅人。”这才看了旁边站了许久的徐鸿飞一眼:“掌柜的,把你们店里最好的几种胭脂拿给我瞧。”

        徐鸿飞忙端着托盘将几种盒胭脂呈上:‘’一看您就是大户人家的奶奶,小的不敢拿孬的东西糊弄您。您瞧这种是咱瑰馥坊最好的胭脂,我们东家一朵朵的选那颜色最正的玫瑰用干净的石臼一点点的舂出浆来,又拿细纱滤出汁来,加了珍珠粉、茯苓等物制成,用来上妆再艳丽不过了,一盒只需三两银子。奶奶,您瞧这个口脂,也是拿玫瑰香露制得,每次只需拿簪子挑一点就足够用了,满颊扑香,一盒也只要三两银子。这款胭脂是用紫茉莉花种研碎制得,涂在面上即润泽又不涩滞……”

        青青在旁边看着三叔天花乱坠的吹嘘了一番自家的胭脂,别说那丫鬟桃枝,就连曹奶奶都听住了,挨个拿起细瞧了一番。待走时,那最好的几样,她每样都要了十份,一共花了一百一十二两银子。徐鸿飞给她免了二两的零头,又奉上一包玫瑰花茶。


  (https://www.23xsww.net/book/48/48111/18299968.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