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永生者的角色扮演 > 第079章 最后之日

第079章 最后之日


不说那些个使人恶心难受的扭曲的书籍,只是一如南山寺宣发用的小册,燕青更是难以忘怀。和南山寺的“善为本”不同,那样的小册,独独就是教唆造反,蛊惑人心。

        比邪神的污染物好些,但又是另外的一种造孽为恶。类似的宣传品,燕青更小时候也是有过见识,那是夜里被从底下门缝偷偷摸摸塞进屋内的小册子,等到天明起来,才是发现的小册。

        夜间的摩托车经过的嘶鸣,很是清晰,在寂静无声的黑暗街道上掠过,总是有着惊起的人。盏盏灯光骤起,一路接连,惊扰了谁,又安抚了谁。那一段时期,社会治安,确实是不行,痛苦的深化改革,即便是偏僻的乡镇,仍旧是感受到了寒意。

        第二天起来,捡起查看那样的一套册子。那样的一套册子,算不上精美,但内容却是被分成不同的册子,白纸黑字,字号和字体都是被特意调整过的,有透明小袋包装,看着颇为精致。

        那样的透明小袋包装,和装载药的那种没有什么不同,隐约又是暗示了什么。臭虫总是扎堆的,从走上那样的道路开始,就没有可能停下,也必然地会是扩大领域和规模。

        反正被抓到都是枪毙,甚至不需要法院审判,自然是怎么潇洒怎么肆意,今朝有酒今朝醉,赤果果地砸票子炫富,至于下半辈子什么的,很多自愿或者被拉下水的人,都不敢想。

        精致的小册,很难得,即便是反动势力,想要运作,也是要下本钱的,当时很多的教科书都没有那样的纸质。

        是的,就是精致,那些个在新时代城市可能觉得没有什么稀罕的设计和包装,但在当时,在偏僻的乡镇,就是被人珍视。即便是知道那些个的书册都是反书,都是境内外反动势力勾结的成果,但总有舍不得抛弃的。

        无论是因为那样精致的包装,再或者是对于书籍的珍重,人们的态度确实是不同的。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对于知识的态度,就是呈现一种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对知识的极致贬低,另一方面又是对知识的推崇慕拜。

        很矛盾,但那就是真实,是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渴求与不得,是现在和未来的冲突。世纪之交,农业税,土地税,计划生育罚款,学费,重重的款项覆压下来,哪怕是喘息都是艰难。

        不得不退学,要坚定地退学。从“团结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再到“只生一个好”,那些个相信政府的人,总会是无力。

        在大城市叫嚣互联网时代到来,资本狂飙的时候,偏僻落后的乡镇,仍旧是在挣扎。要出头,一定要出头,豁出性命都要出头。带着对现实的不满和绝望,带着对政府的怨愤和恐惧,那些个的沿边,无分南北,人心在沸腾。

        那些个的描述和发生,基本上没有可能在网络上见到时候,但就是存在,各路牛鬼蛇神都是出没,似乎新世纪就真的是要改天换日一般。城市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是大好。

        农村人、泥腿子的呐喊和绝望,算什么呢,不存在的。沉浸在小资情调,小情小爱的人,自然不知道那样沿边地区骤起的政治口号。曾经的呐喊被重提,“要共和国,不要xxx的共和国”,“斩黑龙,立轮子”。

        很多后来看似笑话的事项,字里行间都是荒诞的记载,落在身边,陷于其中,有的是恐惧,有的是狂热,独独没有所谓的小觑。滔天的民变就在眼前,就是在世纪之交,就是在那样河清海晏,光风霁月的共和国。

        有些人不敢相信,似乎革命或者民变很是遥远,却不知道,多少的变乱,都是被震慑,都是被碾压过去。那些个镇政府刀枪出库,那些个县政府装甲车戒备,人民在恐惧,只能低头。

        也就是在那样几近奔溃的基层秩序下,中外反动势力在世纪末进行最后一搏,也算是突击花销,清空上级财政拨款。知道没有可能再是掀起民变,但至少是使得离心,捣动情绪。

        西南的边境,很乱很乱,那些个自两广走出去的人物,那样的云贵边民,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就是拿着刀枪,包裹炸药,闯关走私。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会,只能够继承历史文化传统。

        没有什么事是他们不敢做的,不至于造反,但肯定杀官。哪怕是死,只要捞到大钱,足够全家过下半辈子,那就足够了。对于他们而言,最为悲惨的,不是给人卖命,而是连卖命的机会都没有。

        世纪末而已,那不是最为艰难的时候,改革开放以来,太多太多的恐惧和不幸都已经是经历过了,但就是在困难似乎还是可以承受,不算什么了的时候,危机是要爆发,那样的一种风气,很危险。

        没有太多的理由,对于全国太多的农民而言,世纪之交那样的一种概念,对于改天换日,抢班夺权,实在是太过于合适。也确实有着那么一批人,希望有看不清的变化出现,曾经深刻烙印在他们身上的标签,或许可以去掉。

        一日是匪,终身是匪,牵连族人和地区,那不是很正常的么。不至于明目张胆地说出,可政策上的偏颇,理所当然。那些个的地区,和着一几十年前,社会形态上似乎没有多少变化,文化的特质不是多少几件电器可以改变的。

        他们需要基建,无论是修河堤,又或者是铺新路,唯有大起大建,才能安定人心,但没有可能实现。没有上级财政拨款,只能够是等死了。即便地方筹款都是不行,没有允许,怎么都不行。

        被偷偷摸摸传递小册的地方,不仅仅是一般的街道住户,甚至于是镇政府的宿舍楼和宅区,也都是被覆盖。某种程度上讲,那些个的人,确实是肆无忌惮,几近张狂。

        那是一种挑衅,世纪之交,社会的大变革,表现在小处,就是那样的深刻。什么时候政府可以是被轻易挑衅了的,早上一两年,谁敢那样做,别把镇政府、乡政府不当政府。


  (https://www.23xsww.net/book/55/55938/22156967.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