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三国之老师在此 > 第六十七章 大婚(2)

第六十七章 大婚(2)


阳翟县城,荀府门口。

        “来了,来了……!快快进去禀报!”

        几个鬼鬼祟祟的仆人,见李知等人前来,便立刻从侧门进入荀府,此时,荀府大门紧闭,也不知是为什么。

        李知带着迎亲队伍来到荀府门口,与郭嘉面面相觑,不知这是搞的哪一出。

        虽然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但是也该到了迎亲的时候,便对一旁的杨英吩咐道:“伯雄,去叫门。”

        杨英骑马走到荀府门前,滚鞍下马“梆梆”的敲了几下。

        随后,他大声喊道:“大汉古乡候,孝廉李行之前来迎亲,望贵府行个方便,打开大门。”

        他话音刚落,只听里面传来了一声笑声:“行之贤弟前来迎亲,为兄欢迎之至,不过……。

        久闻行之贤弟之才,不如便以诗为砖,敲开此门如何?”

        李知和郭嘉听到里面的人话语,却是同时面带喜色,皆因里面的声音便是荀荀文若的。

        他们也没想到荀居然回到了家中,因此甚为惊喜。

        李知打马上前,朗声道:“文若兄怎么有闲暇回来?莫要为难小弟,快快开门吧,再晚怕是误了时辰!”

        “行之贤弟成亲,为兄岂能不来?不仅是为兄还有别人……。

        不过……贤弟今天这开门诗是免不了的,快快作来吧!”

        李知闻言,知道不做诗开不了门了,别人坐在马上细细思考起来,想想有哪诗适合此时场景。

        过了一会儿,李知双目一亮。

        “有了!文若兄且听好。

        珠帘绣幕蔼祥烟,合卺嘉盟缔百年。

        律底春回寒谷暖,堂间夜会德星贤。

        彩牛女欢云汉,华屋神仙艳洞天。

        玉润冰清更奇绝,明年联步璧池边。”

        念完之后李知无比庆幸自己是个语文老师,如果是其他科目老师,这时只怕还真被他难住了。

        门内的荀沉默了一会儿,像是在品味他的诗,随后赞叹道:“贤弟不愧为洛阳第一才子,为兄佩服,为兄这关贤弟算是过了,来人,开门!”

        荀府大门大开,荀脸上挂着热情洋溢的笑容看着李知:“行之贤弟请吧。”

        李知知道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便面带微笑的对他的点了点头,下了马,便继续向内走去。

        行到中堂,只见有几人在那里站着,其中两人便是戏志才和关羽。

        李知见到他们在此,颇为惊喜赶紧走上前去:“两位贤弟怎么有空来到此处?怎么不提前告知为兄?”

        两人皆笑而不语,一同看向一旁的一人。

        那人拱手一礼道:“在下荀攸荀公达,见过古乡候。

        本来在下乃是晚辈,不该在此。

        但是在下多次听闻叔父言及古乡候,称古乡候为千年难得之才,晚辈好奇,便来此等候古乡候。”

        李知听他自称为荀攸,不敢怠慢,赶忙抱拳一礼道:“公达之名在下亦有所耳闻。

        在下当不得公达长辈,我等便各论各的如何?”

        他本来以为荀攸会欣然同意没想到他却面色一正,严肃的说道:“非也!伦理纲常乃是天地大道也!岂能乱论?”

        李知被他说的有些尴尬,便差开话题问道:“不知此关有何难题?如何过法?”

        荀攸抚须思考了一下:“第一关叔父考古乡候的乃是诗之一道。

        晚辈听闻古乡候乃是诗词画三绝,此关,晚辈便斗胆请古乡候以姑母为题做一词,便可过关。”

        李知闻言苦笑不已,心想:“看来这名声太大了也不好,天天有人想让他吟诗作词。

        罢了,今日是自己大喜的日子,便是随了他的意吧。”

        想到此处李知,在原地缓缓踱步思考起来。

        不一会儿。

        “公达且听好。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

        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

        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李知念完之后对荀攸问道:“如何,此词可过得了关?”

        荀攸沉默半晌,他本来是想难为一下李知,因为荀天天在他面前唠叨,说李知这般好,那般好,把他听得都有些烦了。

        本来,他觉得李知可能有些才华,但不至于如荀说的如此好。

        所以,今日他便设下此关,想为难一下李知,没想到却被他轻松闯过。

        不过,李知此词做的确实好,他也无话可说,便拱手一礼道:“古乡侯大才,晚辈自叹不如,请!”

        说着他便让开通往内院之路。

        李知看了看天色,却是不早了,便对关羽和戏志才点了点头,也没说话,便带着众人急匆匆的向内院的走去。

        刚走到荀健老先生别院之外,便见老先生站在门口,笑眯眯的看着他。

        见此,他不敢怠慢,赶紧上前行礼:“小侄见过……”

        还没说完,便被荀健老先生打断:“嗯…?!还自称小侄?莫不是不想娶老夫之女?”

        李治一愣,赶紧改了称呼:“小婿见过泰山老大人。”

        荀健老先生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还差不多,不过…

        贤婿如若想娶老夫之女,老夫的这里还有一关。”

        “我就知道”李志心中哀叹了一声,不过还是振作精神的问道:“请泰山老大人出题。”

        荀健老先生抚须长叹了一声:“如今已是十月初,老夫花园之花大多已经凋零。

        再过几个月才能看到梅花绽开,老夫却是心急难耐,等不得那许多时间了。

        听闻贤婿画技乃是一绝,便请贤婿以梅花为题,画一副画,以慰老夫之心。”

        “这老头果然有病,今天那是你闺女大喜的日子,你却只想着花,就没想到自家闺女要被别人给拱了?”李知无语的想到。

        虽然已经知道自己这位泰山老大人爱花如命的脾性,但是在自己闺女出嫁的日子,居然想到的还是花……?!

        不过李知想娶老先生女儿,便只能听从他吩咐。

        “恭敬不如从命,请泰山大人准备纸墨笔砚,好让小婿作画。”

        荀健老先生闻言大喜:“早就为贤婿准备好了,快快随我进来!”

        说着便一把抓住李知,以不似他这个年纪的力气,拖着李知便往院内走去。

        “我……!”

        李知无语之极,只能任由他拖着。

        来到院内之后,只见院内的石桌之上已经备好了笔墨纸砚,连墨都已经研磨好了,可见老先生已经准备多时。

        “呼……。”

        坐在石凳之上,李知深深的呼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

        虽然让他用毛笔代替铅笔有些难,但是也并非不能画。

        只见他提起笔蘸了一下墨汁后,脑中想象着梅花的艳丽,随后便凝神静气,下笔慢慢的画了起来。


  (https://www.23xsww.net/book/64418/64418131/28161176.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