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南洋崛起 > 第078章 判:终身劳役

第078章 判:终身劳役


  第078章  判:终身劳役

  跑,依旧是疯狂的奔跑,英印军中,不管是士兵,还是原来高高在上的军官,不管是英国人还是印度人,谁也顾不上谁。

  迈克尔·道布斯在《纸牌屋》里说过一句话:“当你的身后有雄狮追逐,你不用跑的比狮子快,你只要跑得比你的朋友快,就能生存。”

  英印军逃跑的队伍就是这样,谁都想跑到最前面,谁都不愿意在后面与飞驰的子弹亲近。

  一般来说,正常的急行军速度为每小时十公里,奔袭部队的行军速度和急行军的速度基本一致,但英印军是在逃跑,比负重奔袭更快,不快不行啊,不快的丢掉小命。

  一万多人从棉兰出发来到这个预设战场,现在能够从预设战场跑出的人已经是十不存一,仅剩一千多人,而且还要比拼谁跑得快,如果这些人放到后世的马拉松赛场上,估计个个都能破世界纪录。

  从预设战场的边沿到民礼仅仅只有十公里,英印军用了不到四十分钟时间,逃离了恐怖的预设战场,多少能放松一下,但是,最前面的人还没有冲进民礼这个小小的村庄,就被扑面而来的子弹扫翻在地。

  “Kneel  without  killing!”

  “Kneel  without  killing!”

  急促的枪声伴随着喊叫声突然出现在逃跑队伍的前方。

  “Fuck,魔鬼的声音。”

  佩切涅格机枪的枪声被英印军称之为“魔鬼的声音”,前方是十挺佩切涅格机枪在扫射,扫射的距离仅仅只有三百米,冲在最前面的英印军全部被消灭。

  龙影队员带着一百个预备役团的士兵赶到这里不久,战壕还没有挖好,每个战士只将自己的散兵坑挖出来,就听到远处传来佩切涅格机枪的声音和急促的跑步声,姜戈立即命令所有人趴在散兵坑内。

  趴在散兵坑内的人紧急做好了作战准备,弹匣全部从背包内拿出来,子弹上膛,枪口对着预设战场的方向。

  龙影队员的佩切涅格机枪只有一个200发子弹的弹箱,还有两条200发的弹链,其他的全部是G36突击步枪的子弹,还有战术背心上插着的五个弹匣。

  佩切涅格机枪一轮扫射之后,龙影队员就放弃了机枪,抄起G36突击步枪,快速上膛,对着外面拼命的喊:“Kneel  without  killing!”

  到了这里,英印军已经没有任何还手之力,丢盔卸甲,即便手中还有枪支,也和烧火棍没有太大的区别,布尔利准将也任命了,他也知道了对方的意思,立即命令所有人停在原地,双膝跪在地上,将武器丢在一边,他和几个指挥官也一屁股坐在地上,垂头丧气的等待着对方的宣判。

  后面追击的战士,追到这里的人也只有两三百人,其他的人不是追击散落在在丛林中的散兵游勇,就是被龙影队员安排留在途中看守投降的英印军。

  后面追上来的人看到英印军投降,一半人立即分散开,将地上的俘虏全部包围起来。

  散兵坑里的姜戈也同样如此,安排了十个预备役团士兵留在原地保管佩切涅格机枪之后,带着其他的士兵走出散兵坑,两边分开包围。

  姜戈带着龙影队员走到俘虏之中,寻找英印军的指挥官,另外一头的袁木也是如此。

  英印军的指挥官很容易认出来,在预设战场的时候,袁木就盯上了他们,一方面他们的军装和其他士兵有差别,另一方面,望远镜一直看着他们在指挥作战。

  “我是亨利·特纳上校,我们已经投降,请给予我们应有的军官待遇。”一个声音从那群军官中传来。

  姜戈盯着说话的亨利·特纳上校走上前去,抬腿一脚,将亨利·特纳上校一脚踢出那群人以外,然后将G36突击步枪的枪口指着他。

  “做俘虏就要有做俘虏的样子,谁给索求待遇的权利?都不是你父母,没人惯着你,老老实实的呆着,没有问你话,不许说话,在啰嗦,送你去见你们的上帝。”

  姜戈一开口就镇住了这群军官,一方面,流利的美式英语脱口而出,另一方面,姜戈的冷酷无情让他们心寒。

  《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也就是《海牙公约》还没有签订,要到1899年7月29日,这个世界会不会有这个公约还不知道,姜戈自然不会按照这个公约执行。

  军官待遇,你就做梦吧!

  你们自己不会想想在印度“炮毙”反抗分子的事情吗?

  不仅仅是姜戈,龙影队员普遍对欧洲列强没有好印象,特别是英国人,在种花家历史上曾经不可一世,每一次种花家百姓的灾难都是这些人的影子,更不用说用舰炮轰开炎黄大陆的大门,强行*。

  当然,十九世纪的欧洲有“基督教国家间所获战俘不能作为奴隶只能拘留起来以待对方用赎金赎回。”这个潜规则,这里不是欧洲,至于龙影会不会遵守,另说吧。

  龙影队员分出几个人看守着这些坐着地上的军官,也没有强迫他们必须跪在地上,只是将枪口垂低,枪口的方向依旧是几个人包围圈内的英印军军官。

  其他的龙影队员带领着预备役团的士兵收拾四处散落的武器装备,和收缴俘虏身上的弹药,最后分批押送俘虏返回预设战场。

  这是一次反击战,一次不对等的反击战。

  基地出征的士兵共计一千多人,仅有五名战士牺牲,五十二名受伤,而英荷联军一万二千多人,真正的是十不存一,伤亡不仅仅是惨重可以形容,活着的不足一千人,其中还有两百多人伤势比较严重,能否活下去还得看天意。

  龙影成员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文明世界,倒不至于对这些重伤员不稳不顾,给予了积极的救治,也就是因为这次的积极救治,让被俘人员安心的在苏门答腊岛服劳役。

  他们既幸运也不幸,幸运的是,他们躲避了比原历史更加残酷的欧洲大战,不幸的是,他们一生之中,再也没有离开过苏门答腊岛。

  反击战从准备到结束,经历了一个多月时间,前方积极备战,迅雷结束战火,后方的移民积极配合移民工作组的安排,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基地生活中,八万多新移民,有万余人积极报名参军,最后有五千人成功应征。

  预设战场的硝烟还没有彻底消散,基地的一个车队开进了预设战场,一辆接一辆的大卡车,车上装满架管和厚夹板,还有一个一个的大包,以及上面坐着的强壮老移民。

  当然,龙影队医孙鑫和他培养出来的十几个助手,这些助手虽然有做医生的天赋,但毕竟时间太短,也仅能做一点简单的辅助工作。

  距离道路和战壕都有一千多米的位置,老移民在龙影队员的指导下,开始清理出一片片空地,然后用架管搭起一个个一米多高的平台,每一个平台都是7×12米的面积,在平台上面铺设了两层厚夹板。

  平台搭建完一个,就有其他的人在上面搭建大型迷彩帐篷,这些帐篷都是军工产品,帆布迷彩,具备防寒保暖、防潮、防尘土、防蚊虫、通风等功能,虽然在南洋不需要防寒保暖,但这个地方却非常潮湿,蚊虫又比较多,架空地面也是应有之理。

  帐篷的规格统一都是5×10米,无论是部队宿营,还是户外施工、救灾,通常都可以住下20人,搭建上下铺的话,能够住下40人。

  帐篷的外料全部采用的是防风、防雨、防撕裂的帆布制成,牢固性非常强,大顶面料采用的是2×2防水的三防布,山墙、围墙面料采用的是21支4X3棉帆布(冬暖夏凉),中间使用的是无纺布毛毡,内衬180D白布,两边各有三个大面积的窗户,一端的门帘面积也较大。

  第一个帐篷搭建好之后,这里马上变成一个野战医院,首先救助的是基地的五十二名受伤的战士。

  先进的检查设备,完美的外科器械,逆天的各种外科药品,还有孙鑫精湛的战场急救技术,震慑了这个时代的所有人,包括被俘虏的英印军。

  孙鑫在顶迷彩帐篷内演绎了一场什么叫做艺术----战场救助艺术,一副副担架抬进抬出,一个个伤员进进出出,从这里转到搭建好的病房。

  无论是基地战士,还是英印军士兵,孙鑫都一视同仁,没有厚此薄彼,都认真的检查,全力救助,该挖肉的挖肉,改缝合的缝合,包扎完让助手们送到病房。

  轰隆隆的发电机一刻不停的轰叫了二十多个小时,最后,所有需要手术的伤员都被救助完毕。

  近三百人的救助,成功救活率超过了百分之九十,最后只有二十多人因为伤势过重没有坚持到手术结束,其中就有一名基地战士。

  这样的成活率让一直站在百米远守候的战俘震惊,特别是参加过多次战争的布尔利准将和格林顿·莫尔顿上校,在他们的经验中,这两百多伤亡能活下一半就是上帝的恩赐,历次战争结束,很多伤员都只能被眼睁睁的看着在挣扎之中死不瞑目。

  活着的战俘被集中在一起,一动不动的守候了二十多个小时,任何一支部队都有着袍泽之情,英印军也不例外,虽然对能否救活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但每一次被告知脱离危险,他们都在胸口划着十字,默默的感谢上帝。

  第二天下午,救助完毕,现场临时布置了音响设备,以及替换发电机的太阳能发电设备,现场很是安静。

  袁木拿起麦克风对着俘虏大声的说:“你们英荷联军进攻我兰芳共和国,是非正义的战争,是*裸的侵略。战争是残酷的,死伤再说难免,我们兰芳共和国以人道主义精神对战后的伤员进行全力抢救,希望那些身受重伤的人能度过最后的难关,坚强的活下来。”

  “但是,人道主义救助不能代替对侵略者的处罚,你们逃离了死亡,但无法避免惩罚,作为战俘,不管你是士兵,还是军官,在这里,你们只有一个称呼,那就是战俘。”

  “犯错就要付出代价,我代表兰芳共和国对你们宣判如下:以布尔利准将为首的英荷联军侵略兰芳共和国,被我兰芳军俘获,经兰芳共和国合议,判处自布尔利以下九百二十五人在苏门答腊岛进行终身劳役,养伤的二百零一人,伤愈之后进入劳役营服劳役,此判决为最终判决。”

  PS:1885年,英国驻印度总督出现错误,不是奥克兰(070章),而是弗雷德里克·汉密尔顿-坦普尔-布莱克伍德伯爵(077章更正)


  (https://www.23xsww.net/book/68/68270/71615758.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