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重振中医 > 第六百五十二章 骨痨

第六百五十二章 骨痨


  老大爷被王红梅带走后,众人神情都比较严肃。

  这是很难在人脸上看到的表情。

  “怎么回事?”尚成问道。

  气氛瞬间变成这个样子,是他没有想到的。

  即便是刚刚紧张的对抗,或者大家互相看不上眼,或者是连环的攻击,又或者是钟医出手的时候,都不是这个气氛。

  现在的气氛,就如同大火烧过的房屋一般。

  及时绝望,又是死灰。

  “是骨痨?!”路永贞说出口道,既像是询问,又像是肯定。

  “对,是骨痨。”钱孙李却没有那么多疑问,直接肯定道。

  钱多行也闭上了眼睛,脑子中一直转,骨痨!骨痨!他好像要把脑子中,凡事和骨痨相关的东西全部翻出来一样。

  “骨痨?什么是骨痨?”尚成不假思索地问道:“癌症?”

  尚成能想到的最大限度,就是癌症。

  “骨痨是寒痰凝聚于骨关节间引起的一种阴证。又称为流痰。”钟医解释给尚成解释道。

  “这种病,是发生在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成脓后,可沿组织间隙流窜于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属于无头疽之一种。流痰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大老爷倒是少见。

  病者常有肺结核病史。发病部位以脊椎为最多,其次为下肢、膝、环跳、踝,再其次为上肢肩、肘、腕、指等骨关节间。一般多发。”路永贞也解释道。

  尚成点了点头,看着众人这么严肃的表情。

  “这么严重?”尚成问道。

  “嗯。《外科医案汇编》上记载:痰凝于肌肉、筋骨、骨空之处,无形可征,有血肉可以成脓,即为流痰。

  本病的特点是好发于骨与关节,病程进展缓慢,初起不红不热,化脓亦迟,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样物质,溃后不易收口,易形成窦道,常可损筋伤骨而致残废,甚至危及生命。”钱多行说道。

  “而且这个老大爷还不是发生在一处。而是多处。”钱孙李说道。

  骨痨因发病部位不同而病名各异,如生于脊背的叫龟背痰,生于腰椎两旁的叫肾俞虚痰,生于环跳部位的叫附骨痰,生于膝部的叫鹤膝痰,生于踝部的叫穿踝痰等。

  “本病西医学称之为骨关节结核。好发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但老年及体虚之人偶尔亦右罹病。发病部位多在负重大、活动多的骨关节,好发于脊柱的腰椎、胸椎下段,其次为髋、膝踝、肩等关节。”钟医最后说道。

  几人这么一说,尚成也大概明白了这个病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了。

  振中华闭上了眼睛,杨广中目光在钱多行、路永贞几人身上扫过。

  他们几个真的能行吗?

  这是杨广中脑子中产生的想法。

  “要不,我们来吧。”杨广中率先开口道。

  “我们来?你们来?然后了?我们能来多久?他们也要站起来了。而且,我们来就一定比他们好吗?”振中华开口道。

  杨广中沉默了。

  的确,他们来,未必比其他人好。

  更何况,人都是要死的。

  他们又能来多久了?

  杨广中看了一眼年轻一辈,然后闭上了嘴。

  随后,众人有一瞬间的不知所措,目光又集中在了钟医身上。

  于是,杨广中闭嘴了,钟医却开口了。

  “化毒怎么说?”钟医突然开口问道。

  “可为先天之毒,也能是后天之祸。先天不足,或劳倦内伤,久病失调,正气亏损,肝肾不足,筋肉骨胳不健,腠理不密,骨关节长期负重慢性劳损,复感受风寒湿,毒邪乘虚而入,深窜入里,留着筋骨。造成气血失和,津液不得输布,痰浊凝聚而为毒。”钱多行答道。

  先天不足,后天不养。

  皆为毒。

  这是钱多行的看法。

  “补土派怎么看?”钟医又问了钱孙李。

  “此病,多因先天不足,肾气不充,骨骼柔嫩,或外来损伤,致气血失和,风寒痰浊凝聚留于筋骨而发病。”钱孙李达到。

  “可这个大爷不是先天。”钟医说道。

  “对。成年人或者老年人,得此病,多因劳倦内伤,肾精亏损,骨骼空虚,正不胜邪,风寒痰浊乘虚而入,侵袭经隧骨髓而成。本病在发展过程中,其始为寒,其久为热。当其化脓之时,寒化为热,肉腐成脓。后期则阴虚火旺,虚火灼津。又由于脓水淋漓不断,常出现气血两虚的证候。”钱孙李说道。

  化毒和补土两门既是这个看法。

  骨痨这病的形成,是先天不足,肾亏骼空,是病之本。痰浊凝聚,风寒侵袭,或有所损伤,是病之标。

  这病,起病缓慢,化脓亦迟,溃后多不易收敛,全部病程常迁延数年。

  “你又怎么看?”钟医转过头问路永贞。

  “我看不了各位这么深刻,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的东西。”路永贞有一说一道。

  钟医让他说下去。

  “在我看来,这病起病缓慢,漫肿酸痛,不红不热,化脓亦迟,溃出脓水清稀,并夹有豆腐花样物质,形成窦道后,迁延不愈,易损筋坏骨,轻则致残,重责成为虚痨,危及生命。”路永贞说道。

  钟医点点头。

  “而且,老大爷这病,病灶已经形成,我们现在要看的是它是局限于骨与滑膜,还是扩散到全关节。”路永贞理智地说道。

  果然是浅显。

  但是浅显的东西并不代表它没有意义,就像是路永贞自己知道的那样,这个很重要。

  重要到牵涉到如何对症下药。

  “院长,你怎么看?”路永贞大胆地反问道。

  “其始为寒,其后为虚热。”

  “既有先天不足、肝肾亏损之虚,又有气血失和、痰浊凝聚之实。”

  “当其化脓之时,不仅寒化为热,阴转为阳,肾阴不足,此后阴愈亏、火愈旺,故在中、后期常出阴虚火旺的证候,有时虚实挟杂,寒热交错,但仍以阴虚为主动脉。”

  “由于病久脓水淋漓不断,脓为气血所化,耗伤气血,故又可出现气血两虚的证候。”

  钟医一字一句的答道。

  众人一阵茫然。

  钟医的路子,是寒凉?伤寒?温补?攻邪?还是通汇?

  


  (https://www.23xsww.net/book/77/77844/642578118.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