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你可见过他 > 第六十章:明天来刷新

第六十章:明天来刷新


  顾长晏给风乐愉举行了葬礼,规格等同于普通妃子。

  风乐愉飘在空中,一脸冷漠看着这浩浩荡荡送葬的队伍,唯独不见他顾长晏。

  她未曾想到,顾长宴竟将自己葬在了逍客山庄。那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送的不过是一棺华服。

  原来“鬼”,并不是子虚乌有,不是只活在民间传说里,文人大家的笔墨间。

  风乐愉又被牵引着来到了逍客山庄。

  一些亲信挑了山庄中的一处隐秘之地,亲自将风乐愉的尸首下了葬。

  可谓是凄凄惨惨,不甚寒心。

  她又在残破不堪的逍客山庄游荡了一圈,心中更是怨恨。

  完事皆休。

  这一生就这般了了。

  稍顿须臾,她脸上冷了一下,忽而笑了。风呼啸而过,卷走了她的笑声。

  *

  正要离去时,却见顾长宴侧着身子,头靠在自己的墓碑上,脸上还有未干的泪痕。

  风乐愉垂着眼睑看他,目光全无起伏,平静无波,可眼角突地落下泪来。

  天空碧蓝如洗,泪珠被艳阳折射出缤纷色彩。

  她飘在顾长宴面前,脸上苍白如纸,眼眶都泛了红,无声无息,泪流满面。

  风乐愉蓦地滞了一瞬。

  ——原来,做鬼也会流泪的。

  眼前忽然幻梦一般,闪过某个初秋的黄昏,杏叶飞满的甘霖寺,她抱着满怀的杏叶一回头,看见那个远远望着她的少年。那个白皙而清秀、文雅而温厚的少年,脸上带着笑意,就那样怔怔地望着她。

  那斜阳似也看出了少年的心意,调皮的改了方向,照得整个甘霖寺一片金灿灿,印得少年郎的脸上光彩熠熠。

  只一个注目,就让人再也难以错开视线。

  再后来,明明傲的不可一世,但就是让人移不开眼。更让风乐愉念了一生。

  送葬队伍的乐声将她拉回,那种冷水浇头的冰凉透骨仿佛又在她的身上蔓延。

  风乐愉撇过脸,不再看了。

  她是知晓的,他不过是愧疚罢了。

  可这,并不是她想要的。

  *

  黑白无常带着铁链来到逍客山庄。因为身份尊贵,黑白无常来的要比其他人晚了一些。黑白无常一个是浑身雪白,头上带的帽子写着“一见生财”,名叫范无救,另一个则是一身黝黑,头上的帽子写着“天下太平”,名字叫谢必安,两人负责押解灵魂前往阴间报到。

  范无救:“皇妃呢?”

  谢必安撇他一眼:“我怎知?”

  范无救朝他翻了个白眼,“你这差事是怎么当的?”

  “你这差事是怎么当的?”

  谢必安无话可说。

  风乐愉飘了过来,阴恻恻道:“你们让我好等。”

  范无救和谢必安一惊,立刻朝风乐愉行了个礼。

  “娘娘,咱这就出发?”

  “不出发,难道你们要我在此地做孤魂野鬼?”

  风乐愉原本就十分清雅的声线,因为已是缥缈虚无的魂魄,此时声音更是自带冰冷,如来自北边极地寒雪之中。

  两鬼伸在半空中的手陡然凝滞,而后缓缓收回,谢必安低声道:“不敢。”看了看地上的众人,顿了少顷,又道:“娘娘,可还有心愿未了?”

  范无救瞪他一眼,这鬼家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皇妃的灵魂,自然不同凡人。两鬼也不敢上来就架着风乐愉走,而是站在一旁等她。

  风乐愉一动不动,神色安宁,只露出两分疲倦,冷笑一声,“不曾有。”

  两鬼点点头,在前头带了路,三鬼便飘走了。

  *

  灵魂去往阴间的第一站是本地的土地庙。土地爷也已恭候多时,拿出一本小簿子给风乐愉看。

  “娘娘,您看。”

  簿子上写着:梁国二一一年,卯时,梁国皇妃风乐愉亡。

  风乐愉盯着空气若有出神,并不回答。末了,长吁口气,道:“无错。”

  土地爷给愉妃行了个礼,朝黑白无常道:“好生照顾娘娘,去吧。”

  *

  离开了土地庙,接着就要上黄泉路了。黄泉路,异常漫长崎岖,上不见日月星辰,下不见浮土尘埃,漆黑一片,孤寂得像人间的尘外荒岛。风乐愉觉得有些冷了,微缩着身子问黑白无常:“这阴间也会冷?”

  黑白无常自然知晓,这哪里是黄泉路上冷,魂魄是没有知觉的,感到冷,多半是因为意识上保留着心的感受,心里感到冷。

  “娘娘,是的,您可否需要加衣?”

  还未等风乐愉说话,范无赦就随手变出了一件外衣。风乐愉接过了外衣,披上继续前进。

  空无一鬼的黄泉路,三鬼在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娘娘,可还好?”

  “还好。”

  “这阴间甚是无聊吧?”

  “还好。”

  范无救有些发懵,记事簿上,说娘娘是一个生性活泼,十分洒脱之女子……

  “娘娘……”

  风乐愉呼着寒气,静静地看了片刻不是天的天,说:“还好。”

  “……”

  黑白无常不再作声。

  艰难的走完了黄泉路以后,转而要到下一站——望乡台。

  如果黄泉路是隔绝人世的一道屏障的话,那望乡台就是这道屏障后留给死者的灵魂的一道安慰。

  望乡台在阴间十三站里是没有这一站的,后来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觉得死者亡灵对阳间亲人依依不舍,感念体恤亡灵和生者的悲伤,发愿而成。

  这里距离酆都城还有一段距离,每天前往酆都的鬼魂特别多。望乡台则是他们临时的歇脚点,建一个地标建筑,让那些思念家乡和亲人的鬼魂到上面去看看,放下心里的挂念。

  风乐愉想,人世间哪有那么多人惦记着逝去的那些人。这望乡台,不过是对魂魄的慰藉。

  *

  下了望乡台,鬼魂们要到恶狗村走一遭。

  相传这里面确实数不尽的恶狗,如果死者生前曾经欺负或杀过狗,则首先要在恶狗村里被恶狗撕扯一番,把灵魂撕扯的七零八落以后才可以离开。

  风乐愉生前从不伤害动物,所以很快就过了。

  再往前便是野鬼镇,野鬼镇上飘着五颜六色的彩旗,镇上传来阵阵的喊声。走近一点,一堆野鬼围了上来,黑白无常眼神阴鸷,将他们驱赶。众鬼这才瞧见风乐愉身上的令牌,纷纷退了出去。

  三鬼终于到了酆都。

  在酆都城门口迎接新鬼魂的鬼很多,有幽冥鬼差,牛头马面,恶鬼夜叉等等,能来接的基本都来了。新鬼魂想要转世投胎,就必须到酆都,要想进酆都,就得要掏银子,没有银子是进不去的,也就是凡间所说的买路钱。

  到了酆都城,黑白无常本来是要完成了他们的使命了,转而换成是牛头马面来执行押解的任务,因为风乐愉一生无作恶,黑白无常直接将她引入了奈何桥。

  “娘娘,前方是奈何桥和三生石,吾等便送娘娘至此。”

  风乐愉看了看着阴间的繁华,长长叹了口气,对他们摆了摆手,以示谢意。

  *

  阴曹地府,阴冷无比,充满了黑暗和幽光。可也有美丽的一面,那便是奈何桥和三生石。

  所谓奈何桥上叹奈何,三生石下悟三生。

  而在奈何桥下,还有一条美丽的河流,忘川河。这条长河一直贯穿阴曹地府,是阴曹地府的重要水资源,同时也是划分黄泉路与鬼门关的重要地标建筑。

  奈何桥迎来了彼岸花盛开,艳红艳红的,原本是喜庆的,可在在阴曹地府中全成了惊悚。

  风乐愉随手折了一朵彼岸花,守路的小鬼想呵斥她,走上去一看是风乐愉,便没了声音,乖乖的躲了起来。

  奈何桥是一座三层的高架大桥,分为上等、中等、下等三层。

  能走上等桥面的鬼魂多是生前积德行善、为人正直之辈。走最上面的上等桥面,同时还可以保证不会被忘川河卷起的波涛卷走。接着中等的桥面走的是善恶平均的鬼魂,生前做的好事不少,坏事也不少的人。

  阴曹地府为了区分量刑的轻重,设置了这个折中的区间。有利的避免了地府冤假错案的产生。

  风乐愉走了最上面那一条,风很静,很温柔,和人间的河流无异。她眼角眉梢的阴郁都被驱散了。可她却有一种要纵身一跃的冲动。

  桥的那头,站着一个妙龄女子,是孟婆。她老早就从驱忘台里走出来,迎接愉妃。见她不走,便心下一紧,轻轻唤她,“娘娘,您快些。”

  风乐愉一阵冷笑。

  自打嫁入王宫,她从未如此这般被人处处小心翼翼的护着,生怕出了点差池。如今死了,倒莫名成了阴间众鬼要护着的宝了。谄媚与否,一眼既知。民间所说,凡是帝王之家的人,都是神仙转世,命数不同于凡人,但凡过世,那也是要上那九重天的。

  风乐愉信了。

  “娘娘,您快些......”

  孟婆又是一阵催促。

  风乐愉这才下了奈何桥,站在孟婆旁。

  传说孟婆原是凡人,她熟读经书,劝人戒杀吃素,活了很久。逝者来了阴间之后,总会跑去认亲戚,搞得阴间乌烟瘴气,阴间便立下了规矩,让孟婆来分发让人失忆的孟婆汤。

  人间皆言孟婆是位苍老的婆婆,可此刻在风乐愉跟前的这位,分明是位绝色女子,眉眼间尽是风情。

  阴司有座孟婆庄,绝色女子买茶汤。这才是阴间的真景象。

  孟婆挽着袖子搀扶着风乐愉下了桥,宽慰道,“这阴司不及人间的王宫,娘娘莫要嫌弃。”

  风乐愉勉强笑了笑,“怎会。”

  孟婆不禁一愣,又喜道:“娘娘可要歇一歇?”

  风乐愉并未感到疲乏,摇了摇头。


  (https://www.23xsww.net/book/87557/87557632/519294645.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