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 第一百一十章 朝议(下)

第一百一十章 朝议(下)


众臣听了魏征之言,多半出言附和。

        程咬金等人也纷纷点头。

        虽然魏征平日里不少得罪人。

        但是殿中的大臣几乎都经历过前隋的动荡。

        对征发百姓兴修水利本能地抵触。

        而魏征的话又恰到好处,众人自然不约而同地支持他。

        李泰此时昧着眼睛没有急着表态。

        之前他多次吃亏,此番也学精明了。

        他偷偷地望着李世民,等着李世民的态度。

        李承乾则是摸了摸刺拉拉地寸须,有些不知道李恪上奏的目的何在。

        李世民此刻眉头紧皱,目光紧紧地看着李恪。

        先前萧瑀上书劝他修建水利,他便果断驳回。

        还亲自修书怒斥萧瑀不爱惜百姓。

        如今他颇为看重的恪儿也上书修建水利。

        这让他多少心中有些矛盾。

        恪儿和萧瑀是他派去河南道坐镇的。

        若是一个人上书要修水利,可能是那个人判断失误。

        可是两人都上书要兴修水利。

        他也不得不慎重考虑一番。

        而且如今李恪在他心中是相当有能力和可靠的。

        毕竟郑州那么严重的疫情和灾情都被控制住了。

        谁还敢轻视?

        于是李世民思索再三,最后没有发怒,而是皱着眉头问道:“恪儿何出此言?”

        李恪看到李世民没有发怒,心中便有了数。

        于是他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共馨抄录的书信。

        “父皇,这是昨日共妃家中送来的书信!”

        言毕,李恪看了一眼王德。

        王德当即会意,默默上前接过。

        随后书信被放在李世民面前。

        众臣见状纷纷看向李世民。

        片刻之后,李世民将书信攥着手中。

        “恪儿,你的意思是?”

        李恪连忙拱手说道:“父皇,信中提到原武、阳武两县,除了逃出来的灾民外已经成了鬼城。”

        “这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可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这便是黄河泛滥的后果。”

        “如今大水退去,但是原武、阳武两地要用多少年才能恢复灾前的情况?”

        “五年?十年?”

        说到此处,李恪的目光转而看向殿中群臣。

        魏征闻言也陷入了沉默。

        接着李恪上前一步对着李世民拱手说道:“父皇,若是此时不抓紧亡羊补牢,若是来年黄河再度泛滥,又会有几个原武和阳武出现?”

        “儿臣还望父皇能够下旨,让儿臣和萧相调集两道官民修建水利,防止黄河”

        李恪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人出言打断。

        只见侯君集上前一步说道:“吴王不可!”

        “如今河南道尚未恢复,若是再征发百姓,岂不知前隋知世郎之旧事乎?”

        “若非吴王想看到有人写一首《无向河南道死歌》?”

        侯君集一开口,李泰势力的官员也马上亮明了态度。

        李泰对侯君集忽然对李恪发难有些意外。

        毕竟平日侯君集行事皆是寻兵法之道,谋定而后动。

        今日却忽然暴起发难。

        着实让李泰有些意外。

        听到“知世郎”三个字,程咬金和秦琼等人有些触动。

        说起来,他们当初也是抗击过义军,最后也成了义军。

        李恪对知世郎名号也不陌生。

        知世郎王薄可以说是前隋起义军领袖般的人物。

        虽然他起事后并未势如破竹,甚至被隋军打的相当狼狈。

        但是他的起事可以说吹响了前隋灭亡的号角。

        而王薄最后还投了大唐,在大唐麾下做了齐州总管。

        但是不久便遭到仇家杀害。

        侯君集此刻提起知世郎王薄,可谓用心毒辣。

        他李恪什么身份?

        前隋暴君杨广的外孙。

        如今侯君集提起知世郎不就是在暗戳戳地诛心李恪吗?

        李恪抬头看向侯君集,只见他再度拱手。

        “吴王,虽然河南道此番遭受水灾损失惨重,但是若为了一道百姓而不爱惜天下百姓。”

        “此不可谓不暴虐也!”

        好家伙!

        李恪直呼好家伙。

        “暴虐”两字都出来了。

        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李恪和杨广的关系。

        如今大唐用暴虐形容人最多的人,无非就是杨广。

        现在侯君集“暴虐”两字往自己头上一扣。

        在暗戳戳地暗示自己的身份。

        就差给自己脖子上挂个大牌子,上书“前隋暴帝杨广外孙”几个字了!

        果然侯君集说完后,众臣纷纷出言表示不能在河南、河北两道兴修水利。

        甚至也不说过两年再修了,直接就表示不能修,绝对不能修。

        修了,那就是和前隋暴帝杨广一样。

        不修,你就是千古一帝,圣明天子。

        侯君集看着李恪沉默不语,当即轻笑一声。

        准备再插李恪两刀。

        “吴王,如今你治理郑州确实有了功绩,但是绝不可好大喜功!”

        什么叫“绝不可好大喜功!”

        那不就是说,你李恪现在上书要修水利,就是好大喜功!

        被侯君集阴阳怪气了许久,李恪忽地轻笑一声。

        “一道(百姓)哭总好过天下(百姓)哭?”

        “那为什么潞国公不是原武和阳武那些死难的百姓呢?”

        李恪后面的话顿时让侯君集眉毛自跳,脸颊也不由抽动。

        李恪这话就是指着鼻子骂人了。

        怎么受灾死的人不是你潞国公侯君集。

        侯君集当即咬牙说道:“吴王怎可辱骂本国公?”

        “本国公也是实话实说。”

        “如今若吴王为了自己的功绩,不惜耗费天下民力,修建水利,日后必为天下人所恨!”

        李恪闻言冷笑一声,转身看向李世民拱手行礼。

        “父皇,天下百姓皆父皇子民。”

        “若四弟患病,而儿臣正好有一副药,但是儿臣也可能患病。

        “试问父皇可会坐视四弟患病下去?”

        “而让儿臣怀有药剂而不用?”

        李泰听到李恪这样说,当即反驳道:“三哥,你这是什么话?”

        “事情哪有这么比较的?”

        李恪冷哼一声,再度看向侯君集问道:“潞国公,本王问你,河南道、河北道百姓是不是我大唐百姓?”

        侯君集见状故意转移换题说道:“如今不爱惜民力,终会导致恶果!”

        李恪见侯君集顾左右而言他,冷笑着追问道:“潞国公,本王就问你,河南、河北两道的百姓是不是我大唐的百姓?”


  (https://www.23xsww.net/book/93496/93496496/32262214.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