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 第二十三章 杨妃出宫 母子团聚

第二十三章 杨妃出宫 母子团聚


听到长孙皇后的话,李世民摸着短须陷入了思考。

        放杨妃出宫也不是不行,毕竟自己对她也没有什么感情。

        后宫多她一个少她一个也没有关系。

        但是自己也要考虑到杨妃身份的特殊性。

        不能让贼人用杨妃的身份做文章。

        “此事容我思索一二,不过你可以提前准备。”

        “我现在主要是担心杨妃的身份会被人利用。”

        “让她出宫由吴王供养,我是没有意见的。”

        听到李世民此言,长孙皇后便知道此事基本板上钉钉了。

        李世民随后又在长孙皇后处呆了一会儿。

        随后便得知河南道又急报,于是连忙起身前往武德殿。

        原本李世民还想让人将手摇式风扇带走,却被长孙皇后阻止下来。

        “陛下,此物暂时不可让朝臣看见,否则魏中丞又要对陛下发难。”

        李世民想到魏征那刚正不阿的脸,当即深吸一口气,摆摆手说道:“有道理,就放在观音婢这里吧!”

        言毕,李世民快步向着武德殿走去。

        长孙皇后脸上则露出一丝笑意,有了这风扇,这大夏天的,李世民还不天天往自己这里跑。

        很快长孙皇后便将李世民基本同意的消息告诉给了李恪。

        并让李恪提前在府上准备小道观。

        李恪自然是说干就干,在他眼中,这哪里是小道观。

        这分明是未来的大唐化学实验室!!!

        吴王府上建造道观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众人都不明白这势头正盛的吴王在府上修道观干什么。

        魏王李泰得知消息后,更是对此不屑一顾。

        “我这个庶兄,在府上中了五年地,搞出一个祥瑞来。”

        “如今又要修道观,某非他种田时参透了天机,就此远离尘世?”

        李泰说着便哈哈大笑起来。

        魏王府上的门客文士们也跟着附和起来。

        侯君集等站在李泰身后的人也并不觉得此事奇怪。

        道教是国教,而且李家又是老君后代,在府上修道观不是很正常吗?

        就算李恪去当道士,他们也不会太过惊异。

        毕竟李恪本身在他们眼中就有点不正常,正常的王爷谁窝在府上种地啊?

        就在众人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时,李世民忽然下了一道旨意。

        后妃杨氏一心向道,无心尘世,赦其出宫,入清风观修道,此后不得在以后妃自居。

        这下众人算是反应了过来,原来李恪修道观是给他的生母杨氏准备的。

        至于入清风观修道,大概只是在清风观挂名,实际上是在吴王府上的道观中清修。

        李世民下旨当日,李恪便带着人来到皇宫迎接生母杨氏出宫。

        得知自己真的被赦免出宫后,杨氏一时间竟然有些说不出话。

        她在秦王府被困了数年,等到李世民当了皇帝又被困在皇宫之中。

        但是这两处都不是她的家。

        她看着眼前既有父亲的一双鹰目,又有李世民几分影子的李恪,沉默了许久说不出话。

        这可把李恪给吓坏了,还以为杨氏看出了什么。

        连连低声询问杨氏怎么了。

        杨氏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随后在李恪的搀扶下走到皇宫门前。

        看着皇宫外朱雀大街上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杨氏竟然迈不动自己的双腿。

        自己似乎离开人世间已经很久了!

        李恪察觉到杨氏神色,轻笑着低声说道:“母亲,走吧,我们回家!”

        杨氏昂着头不让自己的眼泪落下,在李恪的搀扶下登下马车。

        李恪心中自然也明白母亲的异常。

        她被李唐作为平定前朝的战利品摆在秦王府和皇宫太久了,久到杨氏都快要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个人了。

        自己继承了原主的身体和记忆,自然也继承了原主对母亲的那份感情。

        “母亲,我们是先去清风观办理度牒(僧道的身份证明),然后再回家,还是先回家再去办理度牒。”

        杨氏闻言轻笑着说道:“恪儿你说吧,我听你的!”

        李恪此时却没有拿主意,而是对杨氏说道:“母亲,这应该由你来决定,日后府上的事务,也需要你来做决定。”

        “母亲只是借道人的身份出宫,难道还真要抛弃儿臣?”

        杨氏眼中渐渐有了光亮,随后笑中带泪地说道:“先回家!”

        马车飞速行驶在大街上,挂着吴王府旗号的马车没有不长眼的在此时去招惹。

        吴王府上的仆从也早早做好了准备等待着这位前朝公主,他们主人的生母回府。

        很快李恪的马车在自家府前停下,仆从们恭敬地跪在地上,恭迎杨氏回府。

        李恪见状轻笑着让众人起身。

        “我早就说过,我不喜欢这一套,拱手行礼即可!”

        言毕,李恪扭头看向杨氏。

        “母亲,我们回家吧!”

        杨氏看着眼前的吴王府,脚步坚定地走下马车。

        “恭迎老夫人回府!”

        仆从们齐声对着杨氏拱手行礼。

        杨氏摆摆手,在李恪的搀扶下进入府中。

        此时李恪的吴王府上除了前院是正常的府邸模样。

        后院已经被李恪改造成了田地和菜园。

        杂交稻便是李恪在此配种出来的。

        杨氏看着后院郁郁葱葱地稻谷和各式蔬菜,有些惊异地看着李恪。

        李恪则笑着说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听到儿子念了一句陶渊明的诗,杨氏先是一愣,  随后发现儿子念这句诗明显是意有所指。

        于是杨氏抬头看着天空中叽叽喳喳飞过的鸟儿,重复着李恪的话。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时仆从缓步走到李恪身旁,低声说道:“王爷,清风观的道人来了,说是要准备传度。”

        李恪闻言眉头一挑,看着仆从说道:“让他们把度牒留下就走吧!”

        “其他的事情用不着他们管!”

        “每月我会交给他们足够的供奉!”

        仆从闻言连忙快步跑开,不久之后,仆从便拿着度牒跑回来。

        “王爷他们走了,这是老夫人的度牒。”

        李恪接过仆从递上来的度牒,转手交给了母亲。

        杨氏打开度牒,看着自己的道号,低声念叨了一声:“妙心!”


  (https://www.23xsww.net/book/93496/93496496/32262301.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