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燕寒韶影望京都 > 第六十三章 吴药圣

第六十三章 吴药圣


  “这种症状似乎只有一个解释。应该就是过敏。”宁韶影道。

  “宁姑娘,什么叫‘过敏’?”吴大夫弯下腰,虚心地询问。

  宁韶影这才想起,人类虽然与过敏反应抗争了数千年,但是直到它被提出并解释,也才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

  这个时代,应该还没有人知道这个原理。

  “吴大夫。你把自己的身体想象成一个练兵场。这其中每天都有人进进出出。”宁韶影道。

  吴大夫也是第一次听说这样奇妙的比喻,与中医上所讲的理论有些不同,他饶有兴味的听下去,又拿出了祖传的小本本。

  “当进来的是你自己的士兵时,肯定会放行。但是。当有敌人进来时,你的士兵肯定会把他们杀死吧。”宁韶影道。

  吴大夫点点头:“那是自然。”

  “有一天起了大雾,你的士兵照常往军营里走。但是雾天看不清人,把门的士兵竟然把战友给打死了。里边的人也不管,不分敌我,见谁都打。”宁韶影道。

  吴大夫嘶了一声,表示疑惑:“那如此一来,不是全乱了套了吗?”

  “正是如此。本来是防护敌人的士兵,却变成了打自己人,这就是过敏的原理。”宁韶影道。

  吴大夫赶快记在纸上,生怕过一会就忘记了:“那宁姑娘,这种病到底该怎么治呢?”

  这可把宁韶影难住了,虽然知道过敏的原理,但是她也不是医生,她并没有抗过敏药物,除了远离过敏源,还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办法。

  儿童是过敏的多发人群。一到春天,宁韶影的妈妈就让她戴口罩出门,即便如此,还是经常出红疙瘩……

  后来每天强迫她吃生蒜,说是杀毒,每次都能把她辣的直冒眼泪。后来她才知道,过敏根本就不是病菌引起的。

  宁韶影回忆起童年,哈哈一笑,还颇有些感动。

  “那时候,我身上总是痒得难受,我妈总让擦一种粉白色的药水,擦上就能好许多。长大了就再也没用过了……”宁韶影自言自语道。

  吴大夫提起笔,眼睛瞪得溜圆,竖起耳朵,就等着宁韶影说出这药的名字。

  “这药到底叫什么呢……”宁韶影胡乱抓抓头发,想东西想不起来令她有些发狂,一连猛摇了几次头,才缓缓地道:“好像是叫……炉甘石?”

  这炉甘石是大名鼎鼎的抗敏外用药,红遍大江南北,热度多年不减。主要是他价格便宜,使用简单,而且止痒效果极佳。

  据这患者所说,自昨晚开始,长小疙瘩的地方就开始瘙痒难耐。

  即便是出红疹的原因并不是过敏反应。仅仅是用炉甘石涂抹,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讲道理,过敏反应只要不痒,就已经好了一半了。

  想到这,宁韶影已经决定要制作一些炉甘石洗剂。

  吴大夫见宁韶影起身,便忙追上来,一脸真诚:“宁姑娘若是要制作炉甘石,可否让老夫也观摩一番。”

  “当然可以了,这炉甘石也不是什么高级玩意,没什么好保密的。”宁韶影欣然答应。

  宁韶影虽不是化学专业出身,但是对于这种简单的化学材料制备还是非常了解的。

  因为没有玻璃试管,只能吩咐胖根和瘦根找来一堆瓦制的瓶瓶罐罐,想来应该也不会对成品有什么影响。

  “这炉甘石,虽是中药的一种,但是它却不同于草本植物,这是一种合成品。”宁韶影道。

  说炉甘石是中药的一种,这倒是让吴大夫有些意外,他还从没听说过有这种东西。

  “炉甘石的制备方法也并不难。最重要的,还是需要一种矿石,名叫‘菱锌矿’。这菱锌矿正常状态下成绯红色,晒了几天就变成了白色。”宁韶影解释道。

  这菱锌矿早就被人发现,因为其上有结晶,刚开始被当做珠宝佩戴。但是这绯红色很快又会掉落变成平淡无奇的白色。所以价值逐渐越来越低。

  吴大夫从宁韶影的话中听出了些门道:“老夫觉得宁姑娘所说的应该是‘信冠石’。这东西前些年还值些钱,后来发现产量太大,而且又没什么用,现在扔大街上都没人要。”

  宁韶影点点头:“这矿石本身的用处确实比较有限。但是那些白色的物质本身就是一种药物,名叫‘盐酸锌’,是炉甘石洗剂的主要成分。”

  这话更是有些颠覆了吴大夫的三观。

  他一直认为,人乃天生之物,处事应顺应天道,行医用药也是如此。草本植物和人一样,是自然生长而成,随意才可以治病。其余外物,皆不可被人体接纳。

  而宁韶影却告诉他,这信冠石本身就是一种药物,还可以治病。他虽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是仍然觉得似乎有耳目一新之感。

  宁韶影知道,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光靠说可是不行的,还要让他眼见为实。所以也没再解释,吩咐两兄弟去找些“信冠石”来,便准备开始操作。

  宁韶影将原石的杂质去除,留下了白色粉末小结晶状的物质,递给吴大夫:“您看。这就是碳酸锌了。它可以‘解毒明目,收湿止痒’,还能治疗溃疡,流脓。”

  吴大夫眼睛发亮,如获至宝,赶忙记下。

  “将碳酸锌煅烧之后,就会产生氧化反应,变成‘氧化锌’,这个原理一直半会也解释不清楚,记住就好。”宁韶影道。

  又让吴大夫好好观察已经煅烧完成的氧化锌,宁韶影接着道:“我们再将未煅烧的碳酸锌与氧化锌放在一起,加入甘油,搅拌融合……”

  随着三种物质融合的一瞬间。

  碗中的一切,变成了粉白色。

  这令吴大夫大为吃惊,张大了嘴巴,久久闭合不上,他平生还从未见过这等奇事。

  宁韶影看这炉甘石的颜色,其中还漂浮许多杂质,有些不满意:“吴大夫,这就是炉甘石洗剂了。我们制作的有些粗糙,但是应该还有些效果。”

  吴大夫则是继续保持震惊,摇摇头:“不粗糙……不粗糙,这简直就是鬼斧神工,浑然天成!”

  “此药为外用药。直接涂抹于皮肤之上,没有什么副作用。吴大夫,您敢不敢做第一个试药人?”宁韶影微笑道。

  说到试药,吴大夫则是收起震惊,表情严肃起来:“老夫一辈子追逐大贤神农氏。神农尝百草而知天下草药,如今我也能有此机会。能为百姓谋福,为患者分忧,是我一生的追求!宁姑娘,您尽管来!”

  虽然宁韶影知道,这炉甘石绝对安全,不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危害。但当她听到吴大夫一番肺腑之言时,还是被感动了。

  医者仁心。当面对那些他们也无能为力的疾病时,应该也会和患者一样绝望吧。

  行医之道,亦是救世之道。所谓拯救天下苍生,也许就是救人一命。尽管有少数人玷污了这个职业。但是,现在站在宁韶影眼前的,不正是一个活着的神农氏吗?

  感慨许久,宁韶影激动地说出一个“好”字,接着把溶液滴在吴大夫的手臂之上。

  触碰到肌肤的那一刹那,吴大夫有些惊讶:“这本身没有温度的液体,怎么觉得有些冰冰凉凉地?真的很舒服。”

  宁韶影见到吴大夫这般反应,才放下心来。

  看来,炉甘石洗剂总算是制作成功了。

  “这洗剂最好用冰冻过之后再用,效果更佳。”宁韶影道。

  这时候虽没有冰箱,但是却有冰窖。加之燕北寒冷,取冰存冰都比较方便,所以把炉甘石降温也不是什么难事。

  宁韶影此时再看吴大夫,竟惊奇地发现,他眼眶竟然湿润了。他一边用左手擦着眼泪,却还一边右手拿着笔疯狂地记录着什么。

  此种场景虽更令宁韶影动容,但这种复杂的感情,却是宁韶影无法体会的。

  一生行医的吴老。时常看着感染风寒的人死去,见到有人因为腹泻致死,也有人因为便秘而活活憋死,有些人莫名腹痛却找不到症结,有些人突然晕倒就一命呜呼。

  有太多病,他治不好,也不知道该怎么治。

  有时他也恨这苍天,既然会让人生出恶疾,为什么不让人有破解之法。他一直希望,有一仙丹,不求长生不老,但求能让所有人都免受病痛,无疾而终。

  所以,当见到一种新药时,质朴的他总是忍不住自己的眼泪。总以为自己的梦想将要实现。但是他也知道,这可能永远不会实现。

  或许,这本身就是无解的谜题。也或许,正是这些,才构成了生命的完整。

  假如有一天科技发展的太快,人们掌控了一切。人们看透了死亡,明白了,原来死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于是,诗人再也没有了创作灵感。那么世界上也许就没有了正义,也没有了罪恶。

  可惜,自然是公平的,既然死亡没有意义,那它为什么该存在呢。这样的意义,是为了集体的繁衍,还是为了自己的价值?

  这种复杂的情绪,总是萦绕在每一个人之间。吴大夫见惯了生死,才更知道,生命的的伟大。

  ……

  第二天,所有患者的手上都了一瓶冷藏高过的炉甘石洗剂,以及宁韶影赔偿的五两银子。

  有吴大夫在现场指导,众人才都放了心。吴大夫又开了几个祛湿的方子,嘱咐患者要清淡饮食,注意防晒,不要挠抓……

  这些人回到家一试,顿时就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不仅清凉舒爽,还有效缓解了瘙痒。一时间赞叹声不断。

  对于这炉甘石的配方,宁韶影则是让吴大夫随意处置。

  以吴大夫的性格,不求名利,自然是将配方公示天下,供大家免费学习制作。

  由此一来,拯救了那些在南方生活,久经湿热、蚊虫、过敏折磨的百姓,可谓功德无量。

  也因为此药,让更多的医者把目光从草药转移到矿物、动物身上,这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吴老一生行医,写出传世医学著作,名曰《药典纲目》,集当时华夏药学之大成,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所有人只知作者姓吴,却都不知其真实姓名,但一个“吴药圣”的名号却流传下来。

  不知多少年后……

  在吴大夫的墓穴中。

  出土了一本《药典纲目》的手写原本。上面提到“宁韶影”三个字竟不下百次……


  (https://www.23xsww.net/book/97800/97800416/681860009.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